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势难压君臣隙(10)
msp;接下来的几日,倒是风平浪静。

  王生每日入宫,然后每日出宫。

  不过,平静的日子里面还是出了一件大事。

  关于益州李雄的事情。

  皇帝司马遹果然已经是开始策划平定李雄的战役了。

  不过...

  与前世经过八王之乱不同,如今的西晋虽然也是经过战乱,但打得没有八王之乱那么狠,加之王生屯田,还有抄了那些宗王的家。

  反而国库比之晋武帝时期还要充裕。

  除了李雄肆虐益州之外,数十年益州没有战乱,蜀地虽然对西晋不感冒,但被蜀汉经营多年,对自己汉人身份已经是深入骨髓了,对李雄羌氐的身份自然非常抵触的。

  是故...

  李雄手底下虽然是兵强马壮,但在益州却并不能大展拳脚,时不时就是地方叛乱,让他痛不欲生。

  加之皇帝在之前已经是派出人马来了。

  王敦之前便在其中任职,这些人自然是不够对付李雄的,但却是能够恶心他。

  加之益州当地动乱,梁州很快被朝廷掌握住了。

  蜀道握在手上,加之朝廷对蜀地的渗透,李雄是焦头烂额。

  是故...

  朝中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缓战,以及劝降。

  理由自然很充分。

  皇帝司马遹继位没多久,先是齐万年,后是齐王。

  打仗是在烧钱,更是会激起民愤。

  打仗,苦的是那些百姓。

  毕竟他们要服徭役,这徭役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徭役始于先秦,《诗经》、《春秋》中已有许多有关记载。

  《周礼》规定各级地方官有征民服役的职责。

  战国时,征伐频仍,军役繁重。秦统一中国后,修阿房、建骊山、筑长城,徭役十分苛重,终有陈胜、吴广起义。

  汉承秦制,有更役、正卒、戍卒等,并可纳钱代役称更赋,徭役集中于平民身上。

  魏晋以降,徭役无一定制度,为避赋役,民户逃亡现象严重。

  现在更加明显,尤其皇帝打仗的时候,对着掌握程度好的司隶往死里的用,司隶不少地方都出现了民户逃往的现象。

  若是再来一仗,说不定都要激起民愤了。

  当然...

  还有要打仗的人。

  都是些将军。

  将军是靠打仗积累功劳的,与那些文臣不一样。

  经过一轮朝会,却并没有马上得出定论。

  在看到益州方面其实并非是大患之后,皇帝司马遹也是没有偏向哪方。

  他也要权衡利弊。

  毕竟...

  他的敌人不仅仅是益州的李雄。

  或者说,他从来没有将益州的李雄放在眼里。

  他的目标,从来就是成为第二个汉武帝,乃至于超过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