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治水所见(上)
;而这时,两个妇女也进来,一个年轻,一个年老,都有面有饥色,显是婆婆和媳妇。

  方信却是知机之人,取出一两银子,说着:“今日来你家休息,吃过中饭,这些银子,却作饭菜之费。”

  一两银子,顿时使两个女人眸子亮了起来,这婆婆顿时脸色转好,说着:“我家还有七只鸡,就杀鸡招待先生了,再去邻居兑些新米来。”

  说着,就接了过来,这等农家,自己挣扎在温饱线上,却不会故作推辞,拿了之后,还检查了一下成色。

  这年轻人有些尴尬,方信却是一叹,这又有何尴尬之有?

  为了生存,不要说区区一两银子,再多又何妨拿下。

  外面的院落,以栅栏围着,种着蔬菜,园中还有一颗果树,方信徐徐和他说着话,问着他读了什么书。

  “学生却是读了六疏志。”

  “六疏志的确是好文章,是敦敏先生所作,不过,根子还在戴学正论,你要正本清元,还需读此书才可。”

  方信稍一思考,就记得此书,当下清清和他说起来。

  钱浩只听了几句,顿时就全神贯注,他是把书本当成真理来读,一句一字都揣摩其中道理,并且心心相印。

  正是这种虔诚,所以一旦有悟,立刻作用在身心之上。

  至于后世,一些人动不动就悟道,实是可笑,如非把身心寄托在真理上,悟了又怎么样,无非是纸上功夫。

  其中一些疑问,盘旋在心中,自启蒙而来,已有十数年之久,怎么也无法解读,如今就细细一说,顿时如醍醐灌顶,疑难之处,就如破势竹,一一了结,当真是“十年迷惑,一日闻道”,如痴如醉,那一尺光华,越发清明。

  就在这时,那门“吱呀”一响,却是自家的妻子和母亲回来了,妻子已经杀得一鸡,拿在瓦盆中端了进来,而老母还挑着一小担子,是酒和新米,上面还吊着一条鲤鱼。

  方信微微一笑,就停口不说。

  钱浩身体一震,从闻道的喜悦中醒了过来,呆了片刻,才发觉回到了现实之中,却是恍然如失。

  萧冰一扫眼,却笑的说着:“原来婶子已经有了身子,初时三月,还需保养。”

  此时她天真烂漫,不受礼法所拘,却是随心所欲。

  这一话一出,房间里的人都是惊讶。

  老婆子先放下杀鱼,问着:“小姐说的,果真?”

  “是,不过才只有大半个月呢!”萧冰说着,她宛然说来,却有一种力量,使周围的人立刻相信了。

  一屋人顿时都喜得眉开眼笑,连钱浩也露出喜色,而这妻子怔怔的,突地流下泪来,她也有些感觉,却还没有把握,这时一说破,顿时就情不自禁。

  乡下结婚早,十五六岁就结婚了,而现在钱浩已有二十有四,其中已经七八年了,她久久没有孩子,却是在家中举步艰难,如果不是家贫,娶妻纳妾都不是容易的事,不然的话,早就生出事端来了。

  等反应过来,婆婆就抢步出来,笑的说着:“你只管作菜煮饭就是,重点的我来干!”

  屋子里的人顿时欢腾起来。

  这媳妇去做菜,肉香和米香,在里间,隔着布帘就弥漫开来。

  那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