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劫从何来
�地看着韩一啸。而众魔将也都同样紧张地注视着他们的首领,是战是和就在韩一啸的一句话。

  ※※※

  赤火真君带着愉悦的心情回仙界复命去了,而如来佛祖依旧和众佛聚集在雷音寺内商讨出兵魔界一事。大殿上的气氛无比热烈,上到菩萨,下到诸天,都对此次出兵一事满怀信心,认为佛界可以利用这次机会大干一番事业。六界的势力虽然错综复杂,却也是此消彼长,仙界在与魔界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实力已大不如前,一度强横的魔界也深陷战争的泥沼,大批的高手和兵力都远在仙界,导致魔界本土防御空虚,现在该轮到佛界一枝独秀,出来收拾残局了。

  现在的问题不是在于出不出兵,而是什么时候出兵,出多少兵。如来佛祖充分展示了自己博大宽广的胸襟,在此事上并没有专横独断,而是认真听取了灵山众佛的意见。然而众佛的心思都不一样,在何时出兵的问题上意见并不统一,逐渐形成了以文殊菩萨、托塔罗汉为首的激进派和以地藏王、灵吉菩萨为首的保守派。

  激进派的主张是越早出兵越好,理由是时机稍纵即逝,一旦妖族和冥族插手进来,形势将再度转向对魔界有利,因此尽快攻入魔界本土,占领魔宫,将对妖冥两族起到震慑作用。而且,佛族大军一旦占领了魔界,便可南下攻击妖族,北上入侵冥界,前途一片美好。保守派的主张却是相机行事,在戚战和韩一啸未分出胜负之前不要轻举妄动。他们的理由同样十分充分。他们认为一旦戚战落败,仙界将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妖族和冥族也会趁机发难,南有妖皇赤月空,北有巫王烈震,佛界如果轻举妄动,势必沦为众矢之的,成为魔妖冥三族的共同大敌。所以,他们主张在韩一啸伏诛后再行出兵,此才是稳妥之计。

  两派人士在庄严肃穆的雷音寺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双方唇枪舌剑、口沫横飞,更有某些牛人一改往日道貌岸然的高僧模样,袒胸捋袖,瞪眼翘须,出口成脏。以至于后来,雷音寺这个素来庄肃的佛界圣殿内,到处充斥着谩骂和讥讽声。更有趣的是,这激进派和保守派的实力相当,也都有重量级的人物在撑腰,再加上平时同寺修佛,难免有些恩怨私仇,正好借此机会发泄郁闷,所以双方更无忌惮,火yao味十足。

  对此混乱之情况,如来佛祖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闻纳谏之言便面带笑容,言之有道,却是迟迟不下定论,双方都不得罪。

  是夜,雷音寺大门紧闭,内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即使远在十里之外亦可听闻。

  子时,夜色已深,随着黑暗深处响起的一声惊雷,天际飘落了雨滴。有狂风从黑暗中怒卷而来,吹荡着寺外的苍松奇花哗哗作响,更有草木翻飞、惊鸟悲鸣。只是,雷音寺中的诸佛却无人注意到这些变化。

  然而就在这漫天的雨幕中,却有一个挺拔的人影如鬼魅一般地出现在雷音寺的大门前。狂风在他身周呼啸,雨势在他身后绵延,黑暗笼罩着他,只有那么一点从寺内透出来的灯火射在了他的脸上,依稀可见他阴沉的脸色和嘴角扬起的一丝冷笑。

  不知为何,就在此人出现之后,山野间原本此起彼伏的虫鸣声音,突然断绝,有的只是风声、雨声和远处的惊雷阵阵。

  就在那个人影出现后不久,黑暗中忽然又传来一阵衣袂破空声。

  此前出现的那个人仿佛感觉到什么,却没有回头,只是朝着黑暗处低低地自语道:“他怎么样?”

  一个高大魁梧的人影落到那人的身旁,看了看紧闭的寺门,转头小声地道:“他只说了一句话。”

  “什么话?”那人忽然回过头看着他,目光中亮起了一丝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