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朝堂
r />   诸葛亮、庞统、司马懿都惊呆了。

  司马懿有点怀疑曹操是不是做到了位极人臣,如今想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不求无过了。

  曹操给别人就是这么一个感觉。

  刘玉有点失望地说道:“孟德啊,这治标不治本啊。”

  “臣年老体衰,最近头风又犯了。不能为陛下分忧,臣万死。”曹操有点惭愧地退了回去。

  刘玉见曹操这么找了个随便理由就退回去,感觉曹操的演技还是不够啊。

  “这吏治乃是朝中之重!”刘玉环视了一周,询问道:“还有哪位爱卿有高见?”

  有些官员极力苦思起来,这个问题贸然提出,要想有所对策,也非容易之事。

  诸葛亮和庞统对视了一眼,他们已经明白了刘玉为何会这么说了,原来已知道了司马懿等人人谋划了。

  司马懿看出问题了,他心中一阵胆寒。看似平常无奇,司马懿却清楚地意识到刘玉已经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甚至于他们的具体谋划,都被刘玉知晓。

  否则的话,怎么可能会那么地顺利,刘玉会主动配合吴质,把话题不断地往吏治方面上引导。这是引蛇出洞之策啊!

  司马懿意识到问题所在,可他的队友陈群却压根没有意识到,反而有种天助我也的兴奋。

  司马懿不停递给陈群使眼色,陈群却认为这是司马懿让他上的信号。

  于是乎,陈群慷慨激昂地出班,手中拿出一份之前就拟好的奏章,高声地说道:“陛下,臣有本奏!”

  司马懿好悬没给陈群给气死啊,自己都给了眼神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这货居然没有意识到。

  “长文,难道你才思敏捷,对吏治之道有高瞻远瞩、治本固原的对策?”刘玉对于陈群的主动表示满意,这样的配合很好,让刘玉惩罚陈群的时候,免了满门抄斩的念头。

  陈群将自己的奏章拿出来,说道:“臣多年来闭门读书,苦心于诗书之中,与几位同道共同论道、呕心沥血。历经多年,对于吏治之道,草拟了一份可以让大汉社稷江山永存的吏治之策。”

  宦官接过陈群的奏章,送到刘玉面前。

  吴质等人看着奏章送到了刘玉的面前,一个个面露笑意。司马懿不动声色,但额头隐隐冒出的汗水就已经深深地出卖了他。

  刘玉妆模作样地看着奏章。

  陈群俯首说道:“臣本想将此策上奏陛下,今日正好借吴大人之谏言敬上。”

  刘玉合起了奏章,示意宦官接过,说道:“把长文的好对策,念给诸位爱卿听听。”

  宦官恭恭敬敬地将奏章一字不漏地念了出来。

  满朝文武除了几个没什么文化的武将之外,其他人都听得很入神。听到关键之处,一些官员更是露出了贪婪的目光。他们看得出其中的好处有多大。

  宦官念完之后,刘玉的脸色很平淡,轻轻地说道:“诸位爱卿怎么看?”

  刘玉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跳出来了。

  “陛下,这个九品官人法,的确乃是我大汉江山社稷永存的良策。有如此机制,大汉将有层出不穷的人才,代代有栋梁啊。”中书侍郎濮阳兴站了出来。

  舍人高俊也是出来说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