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未来科技
�可以用来做蒸汽机车。”

  “何为蒸汽机车?”众人有些迷糊。

  陈晚荣站起身来,道:“我这就给你们解说一下。”走到墙边,把木板挂起来,拿起木炭,道:“大唐的交通一直很方便,你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不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要是把一百万斤的货物运到长安,哪种方式最好?”

  “这还用问么,当然是船喽!”众人齐声回答,很是轻松。

  陈晚荣点头道:“用船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式,不过,请问一下,需要多少只船?假设是从应天开始,运到长安需要多少时间?”应天是现在的南京。

  叶天衡略一估算道:“一般的船一次只能装三四千斤,一百万斤的话需要三百来只船。逆流而上的话,差不多要一个月吧。二十天肯定是要的。这还要是风平浪静,要是遇到狂风巨浪,时间还得延长。”

  “这是以最大能力来计算的。”陈晚荣点头肯定一句道:“每艘船需要一个做饭的,五六个水手,一个掌舵的。要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还需要纤夫拉纤,光这一百万斤就需要投入千多两千人力。我没夸大吧?”

  刘怀德点头道:“没有,没有!这是按最好的计算呢。”

  陈晚荣继续道:“要是有了蒸汽机车,运一百万斤东西到长安,只需三到四车。每一车上的人手不过三五十人,总共不过一百二三十人。最重要的一点,要是从应天运往长安的话,不过三五天时间罢了。你们算算,要是有同样的人手,在同样的时间里,该运多少?”

  在古人的眼里,一辆两马牵引的马车不过运一点五吨罢了。一只船也不过运三五千斤,这已经是极限了。除非用大型楼船,不过,大型楼船造价太高,主要是用在军事上。

  照陈晚荣这么一算,相同的人,相同的时间,可以运上千万斤,这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众人的眼珠一下子瞪出来了,个个一脸的惊讶。

  陈晚荣的计算是最保守的,按照现在火车的运量来说,南京到西安不需几天,只需要十几个小时。其运载量大得太多,一车匹按四十节车厢计算,每节车厢以四十吨计,一车匹就是三百二十万斤了。

  现在火车的运载量,完全开足的话,远远不止这个数。

  陈晚荣是考虑到蒸汽的牵引力有限,蒸汽机车的运力不能与现代火车相比,进行的是最保守的计算。就是这样,仍是足以震惊在场的任何人。

  把他们的吃惊模样看在眼里,陈晚荣斩钉截铁的道:“我说的全是真的,没有一点夸大之词。梁大师,你现在知道你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了么?”

  梁令瓒喉头有些发干,很是生涩的道:“我明白了!我不明白,这蒸汽机车是怎么造的?”

  “蒸汽机车是怎么造的?”众人齐声问道。

  火车是怎么造的,陈晚荣也不清楚。不过,陈晚荣坐过,知道火车的外型,这对唐人的帮助依然不小。略一整理思路道:“至于如何制造,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铁了心要做出来,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我们一定会造出来。我先给你们说说结构。”

  在座之人无不是兴奋得直吞口水,眼睛瞪得老大。陈晚荣扫视一眼,发现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也是脖子伸得老长,巴不得马上就听到。

  用木炭在木板上一画,陈晚荣解释道:“蒸汽机车需要一个车头,就是这样子。这里,主要是蒸汽机,这原理我早就说过了,不必再说。这一部分是车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