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任命统帅
得着。北地的将士们对马奶子也吃得惯,朕已下令,大量做。到时,一人带上几革囊,足够他们喝的了。再加上一些肉干,面馍,支持半个月不会有问题。”
马奶子游牧民族爱喝,是用马奶做成,既解渴又解饥,非常利于行军作战。有了这东西,唐军无异于如虎添翼。
姚崇点头道:“皇上,官马不够,需要带私马入军了。朝廷应该立即下旨,鼓励将士们带私马入军。”
“这是你这中书令的事。”李隆基居然撂挑子。
汉武帝之所以能组建那么大规模的骑兵,原因就在于西汉推行马政,西汉积蓄了大量的马匹。要是没有马政,也就是不可能有“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这样的壮歌了。
唐朝充分吸收了西汉的马政,并且大力推广,使得唐朝拥有众多的马匹。全盛时期,唐朝朝廷控制的马匹近百万,拥有如此大量的马匹,唐军机动能力大为增加,来去如风。
要是没有如此大量的马匹,重装步兵虽然威力巨大,也不可能投入战场,行头实在是太重了,靠人哪里可能运到战场。
军队大量装备马匹的一个后果,就是唐朝的马球,也就是击鞫,高度发达。上自皇帝,下至平头百姓,都喜欢打上几手。军队中就更不用说了,原因在于,马球的玩法有助于兵士掌握高超的马术。
关于马政,这里得稍作说明。马政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官马,一个是私马。官马是指朝廷在水草丰美的地方设立马场,饲养战马。这样的马场,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二十万匹战马,规模很大。
西汉推行马政之时,除了朝廷养马外,还鼓励民间养马。百姓养马,可以得到优惠,比如赋税、徭役这些方面都有鼓励措施。这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养马的积极性,西汉民间所养之马甚多,“漠北决战”时,汉武帝投入了近三十万匹战马,共中官马不过十四万匹。另外十六万匹,也是大多数是来自民间。
私马如何转变成官马?只要私马符合战马的标准,朝廷花钱买下就是。西汉的价钱我没有查到,唐朝的官方定价是两万五千文,也就是二十五贯,折合成二十五两白银。
马政在古代极为重要,说得夸张点,是马政铸就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两汉、隋唐都极为重视。到了宋朝,马政名存实亡,中原缺马,宋王朝不能大量组建骑兵,不能有效对付北方的威胁。有人为宋王朝辩护说,那是因为把养马的地方丢光了,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西汉同样没有河套之地,照样拥有那么多的战马,在骊山脚下,西汉就有一个大型养马场。更不用说,还可以在民间养马,以宋朝积蓄的财力,完全可以购买私马,而宋王朝却缺马,措施无力,不配套,只能说腐朽了。
“请问皇上,下策为何种打法?”张守珪很是急切。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下策当然是不入流了。若是打烂了,没有完成上策的目标,没有把突厥人消耗在受降三城之下,或者默啜察觉了我们的布署,提前撤退,使得我们的计划落空,自然就成了下策。”
姚崇想了想,猜测道:“皇上是说,真要如此的话,大唐只有派出大军追击,追到漠北,象当年汉武帝一样,来个漠北决战?”
“正是!”李隆基脱口而答。
若是默啜不上当,要想永靖北边,只有如此了。这样做比起上策来说,弊端在于困难会增加很多。
从漠南到漠南,路程太远不说,由于没有很好的道路,光这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
马奶子游牧民族爱喝,是用马奶做成,既解渴又解饥,非常利于行军作战。有了这东西,唐军无异于如虎添翼。
姚崇点头道:“皇上,官马不够,需要带私马入军了。朝廷应该立即下旨,鼓励将士们带私马入军。”
“这是你这中书令的事。”李隆基居然撂挑子。
汉武帝之所以能组建那么大规模的骑兵,原因就在于西汉推行马政,西汉积蓄了大量的马匹。要是没有马政,也就是不可能有“单于夜遁逃”和“封狼居胥”这样的壮歌了。
唐朝充分吸收了西汉的马政,并且大力推广,使得唐朝拥有众多的马匹。全盛时期,唐朝朝廷控制的马匹近百万,拥有如此大量的马匹,唐军机动能力大为增加,来去如风。
要是没有如此大量的马匹,重装步兵虽然威力巨大,也不可能投入战场,行头实在是太重了,靠人哪里可能运到战场。
军队大量装备马匹的一个后果,就是唐朝的马球,也就是击鞫,高度发达。上自皇帝,下至平头百姓,都喜欢打上几手。军队中就更不用说了,原因在于,马球的玩法有助于兵士掌握高超的马术。
关于马政,这里得稍作说明。马政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官马,一个是私马。官马是指朝廷在水草丰美的地方设立马场,饲养战马。这样的马场,少则数万,多则十几二十万匹战马,规模很大。
西汉推行马政之时,除了朝廷养马外,还鼓励民间养马。百姓养马,可以得到优惠,比如赋税、徭役这些方面都有鼓励措施。这极大的提高了老百姓养马的积极性,西汉民间所养之马甚多,“漠北决战”时,汉武帝投入了近三十万匹战马,共中官马不过十四万匹。另外十六万匹,也是大多数是来自民间。
私马如何转变成官马?只要私马符合战马的标准,朝廷花钱买下就是。西汉的价钱我没有查到,唐朝的官方定价是两万五千文,也就是二十五贯,折合成二十五两白银。
马政在古代极为重要,说得夸张点,是马政铸就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辉煌!
两汉、隋唐都极为重视。到了宋朝,马政名存实亡,中原缺马,宋王朝不能大量组建骑兵,不能有效对付北方的威胁。有人为宋王朝辩护说,那是因为把养马的地方丢光了,这一说法站不住脚。
西汉同样没有河套之地,照样拥有那么多的战马,在骊山脚下,西汉就有一个大型养马场。更不用说,还可以在民间养马,以宋朝积蓄的财力,完全可以购买私马,而宋王朝却缺马,措施无力,不配套,只能说腐朽了。
“请问皇上,下策为何种打法?”张守珪很是急切。
李隆基哈哈一笑,道:“下策当然是不入流了。若是打烂了,没有完成上策的目标,没有把突厥人消耗在受降三城之下,或者默啜察觉了我们的布署,提前撤退,使得我们的计划落空,自然就成了下策。”
姚崇想了想,猜测道:“皇上是说,真要如此的话,大唐只有派出大军追击,追到漠北,象当年汉武帝一样,来个漠北决战?”
“正是!”李隆基脱口而答。
若是默啜不上当,要想永靖北边,只有如此了。这样做比起上策来说,弊端在于困难会增加很多。
从漠南到漠南,路程太远不说,由于没有很好的道路,光这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