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七章 暗潮涌动
�,就是没有如此不给面子的时候,太平公主已经恼羞成怒了,后面的事情难以预料!
“暴风雨要来了!”陈晚荣暗中警戒:“吐蕃一仗,使得李隆基的地位更加稳固,声望急剧提升。老百姓一说起李隆基,就要竖大拇指,大赞一声‘太子英明’。这本身就让太平公主处于不利境地,要是姚崇复相,那么太平公主的权力路上就挡着两座大山,一座是姚崇,一座是李隆基。这两人,任何一个,都是不太平公主能对付的!她肯定发急了!”
正在陈晚荣推测朝局走向时,只听睿宗道:“晚荣,这修路的具体事情,就你,还有军器监的大师傅就简要说说。”
这是在问询他们技术性的细节,陈晚荣应一声,道:“皇上,臣以为,这路修起来,有一个问题得考虑。西域有‘早穿棉袄,午穿纱’之说,意思是说早上冷得要穿上棉袄,到了饷午又热得只能穿单衣。这冷热变化太大,对我们修路很不利,在说明这问题前,臣先打个比方。”
睿宗点头道:“晚荣,这些技艺上的事情,你们考虑得越仔细,那么路修起来就更加顺利,你说吧。”
陈晚荣接着道:“我想在座的人都知道烧开水,先是把冷水放到壶里,再用火来烧。烧着烧着,原本没有动静的水,为何就会溢出呢?相反的,一杯开水冷好之后,又会变少,这原因何在?”
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这是“热胀冷缩”,对于古人来说,就不理解,一提起这事,无不是大为惊奇,打量着陈晚荣。
陈晚荣说出答案:“这叫热胀冷缩!就象烧开水,用火一烧就会溢出。开水晾冷之后,就会变少。混凝土也有这种特性,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要是在内地的话,这问题倒不是问题,影响不大。在西域昼夜冷热变化很大的地方,就必须解决。
“我是这样想的,把混凝土做成三尺,或者五尺见方,铺在路基上。这路基也得用混凝土来做,只不过,在路基上面再放了这样的混凝土,就可以避免热胀冷缩。块与块之间,用水泥浆粘合在一起。
“要是不这样做,就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损坏路面。”
现在做的水泥不过是普通水泥罢了,还做不出抗冷热的特种水泥,要是没有办法对付热胀冷缩,还真是个大问题。
如此做,虽然繁琐一些,不如现代手段管用,也能用了。在现有条件下,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只能如此。
睿宗点头道:“这些事,晚荣说的就得照办,你最了解水泥了。”
接下来,就是商计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李隆基和姚崇问得特别仔细,也很深奥。陈晚荣心想,这两人要是不从政,来做技术的话,肯定是成就辉煌的大科学家。
睿宗最后道:“水泥在长安造固然是好,不过,这运来运去就很费力了。朕是想,不如在陇西建工房,在陇西造。”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陈晚荣他们当然不会不同意。
“要在陇西建工房,军器监就得派出良工去指导。”睿宗给陈晚荣派任务了:“晚荣,你就从军器监遴选合适的工匠,派往陇西。”
“遵旨!”陈晚荣令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们去忙吧。”睿宗下旨,众人散去。
一离了皇宫,司马承祯一拉陈晚荣衣袖,轻声道:“小友,你有没有看出,朝中要生变?”
他虽是世外高人,却对朝局甚是了解,睿宗正在布�
“暴风雨要来了!”陈晚荣暗中警戒:“吐蕃一仗,使得李隆基的地位更加稳固,声望急剧提升。老百姓一说起李隆基,就要竖大拇指,大赞一声‘太子英明’。这本身就让太平公主处于不利境地,要是姚崇复相,那么太平公主的权力路上就挡着两座大山,一座是姚崇,一座是李隆基。这两人,任何一个,都是不太平公主能对付的!她肯定发急了!”
正在陈晚荣推测朝局走向时,只听睿宗道:“晚荣,这修路的具体事情,就你,还有军器监的大师傅就简要说说。”
这是在问询他们技术性的细节,陈晚荣应一声,道:“皇上,臣以为,这路修起来,有一个问题得考虑。西域有‘早穿棉袄,午穿纱’之说,意思是说早上冷得要穿上棉袄,到了饷午又热得只能穿单衣。这冷热变化太大,对我们修路很不利,在说明这问题前,臣先打个比方。”
睿宗点头道:“晚荣,这些技艺上的事情,你们考虑得越仔细,那么路修起来就更加顺利,你说吧。”
陈晚荣接着道:“我想在座的人都知道烧开水,先是把冷水放到壶里,再用火来烧。烧着烧着,原本没有动静的水,为何就会溢出呢?相反的,一杯开水冷好之后,又会变少,这原因何在?”
这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我们现代人都知道这是“热胀冷缩”,对于古人来说,就不理解,一提起这事,无不是大为惊奇,打量着陈晚荣。
陈晚荣说出答案:“这叫热胀冷缩!就象烧开水,用火一烧就会溢出。开水晾冷之后,就会变少。混凝土也有这种特性,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要是在内地的话,这问题倒不是问题,影响不大。在西域昼夜冷热变化很大的地方,就必须解决。
“我是这样想的,把混凝土做成三尺,或者五尺见方,铺在路基上。这路基也得用混凝土来做,只不过,在路基上面再放了这样的混凝土,就可以避免热胀冷缩。块与块之间,用水泥浆粘合在一起。
“要是不这样做,就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出现裂缝,损坏路面。”
现在做的水泥不过是普通水泥罢了,还做不出抗冷热的特种水泥,要是没有办法对付热胀冷缩,还真是个大问题。
如此做,虽然繁琐一些,不如现代手段管用,也能用了。在现有条件下,这是没办法的办法,只能如此。
睿宗点头道:“这些事,晚荣说的就得照办,你最了解水泥了。”
接下来,就是商计一些技术性的细节。李隆基和姚崇问得特别仔细,也很深奥。陈晚荣心想,这两人要是不从政,来做技术的话,肯定是成就辉煌的大科学家。
睿宗最后道:“水泥在长安造固然是好,不过,这运来运去就很费力了。朕是想,不如在陇西建工房,在陇西造。”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陈晚荣他们当然不会不同意。
“要在陇西建工房,军器监就得派出良工去指导。”睿宗给陈晚荣派任务了:“晚荣,你就从军器监遴选合适的工匠,派往陇西。”
“遵旨!”陈晚荣令旨。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你们去忙吧。”睿宗下旨,众人散去。
一离了皇宫,司马承祯一拉陈晚荣衣袖,轻声道:“小友,你有没有看出,朝中要生变?”
他虽是世外高人,却对朝局甚是了解,睿宗正在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