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〇三章 强势登陆
利于登陆作战,故此日军在这一线防守极为严密。下午一点四十五分,陆舜臣中将率领的第十九集团军顺利抵达丹戎巴来外海,随即在空军和陆航部队的掩护下发起抢滩登陆,日军虽然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安家军强大的登陆部队面前,日军的防线在两个小时内即告击破。
勿拉湾一线的登陆作战在下午两点打响。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潘姜海峡之战。
不同于廖民林、陆舜臣和宗行真三位将军统率的部队面对的日军丙类师团,负责潘姜海峡防务的日军第四十军全部由乙类师团组成,战斗力要高许多。
苏门答腊岛东部海岸,遍布沼泽,照理说日军应该不会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并部署太多军队。但是在这几年间,安家军特种部队频频从这些看似无法让人通行的区域潜入苏门答腊岛内部,搅合得日军风声鹤唳。
在这种情况下,兰印军司令部发狠,调集近百万土著民工。一寸寸填平沼泽。耗时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然后顺着海岸线修筑了巩固的防线。到最后百万土著仅仅只剩下二十多万人,由此可见工程量之血腥巨大。
运载两个集团军的庞大登陆舰队顺利抵达潘姜海峡的外围海域,随即,在战列舰队的战列舰、轻重巡洋舰和火力支援船的掩护下,安家军的登陆舰艇开始向海滩冲去。
由于有了之前长时间的大规模空袭,安家军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再具备隐蔽性,日军的海岸防御部队提前进入阵地,并依托牢固的工事,对安家军的登陆部队实施猛烈的阻击。
开阔的海滩上,一艘艘的安家军登陆舰艇,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疯狂地冲上海滩,随着登陆艇搁浅,前面的挡板被打开,无数的安家军官兵如同猛虎出笼一般,在低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着日军阵地扑去。
日军消耗巨大人力物力构筑的防线也不是吹的,由于这片依靠人工填平的海岸地势开阔,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形,因此,日军便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有碉堡作为火力点支撑的堑壕防御带。
在防御带的最前方,也就是海滩的位置,有大量为阻隔装甲车辆登陆而专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钜栏,这些钜栏密集地分布在海滩上,就像是一个个竖出地面的枯树桩,非常让人头痛。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没有杀伤力的铁桩,这些障碍物虽然不能对登陆部队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密集埋设在阻隔带内的地雷,全都是致命的。
在“丛林阻隔带”后面,是由铁丝网封锁起来的日军步兵战壕,在这些战壕里,日军的大量步兵如同地老鼠一般蜷缩其内,通过射击孔对海进行射击,大量杀伤冲上海滩的安家军官兵。
步兵堑壕阵地的后面,是宽六米、深四米的反坦克壕,作用是在隔离带被安家军工兵拔除后,继续有效阻隔安家军的装甲部队推进。
就这样,以堑壕隔断装甲部队推进,以步兵阵地阻拦步兵突击,以碉堡工事配合进行阻击,这样一环环、一层层地大范围防御带,成为了日军据守的最大本钱。显然,在如此严密的防守面前,安家军的登陆部队要想突破并非易事。
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抢滩登陆战,一直延续了两个多小时,一批批的安家军官兵在随后上岸的水陆坦克的掩护下,冲上海滩,然后如同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向日军的步兵堑壕阵地。
由于水陆坦克被隔离在钢筋混凝土钜栏前,被动地充当固定炮台,步兵的损失正在加大。枪炮声、地雷爆炸声、士兵的呐喊声、濒死的呻吟、痛苦的哀嚎,在整片开阔的海滩上响成一片。
这些声�
勿拉湾一线的登陆作战在下午两点打响。而紧随其后的便是战况最为惨烈的潘姜海峡之战。
不同于廖民林、陆舜臣和宗行真三位将军统率的部队面对的日军丙类师团,负责潘姜海峡防务的日军第四十军全部由乙类师团组成,战斗力要高许多。
苏门答腊岛东部海岸,遍布沼泽,照理说日军应该不会在这里构筑防御工事并部署太多军队。但是在这几年间,安家军特种部队频频从这些看似无法让人通行的区域潜入苏门答腊岛内部,搅合得日军风声鹤唳。
在这种情况下,兰印军司令部发狠,调集近百万土著民工。一寸寸填平沼泽。耗时两年多时间才完成这个巨大工程,然后顺着海岸线修筑了巩固的防线。到最后百万土著仅仅只剩下二十多万人,由此可见工程量之血腥巨大。
运载两个集团军的庞大登陆舰队顺利抵达潘姜海峡的外围海域,随即,在战列舰队的战列舰、轻重巡洋舰和火力支援船的掩护下,安家军的登陆舰艇开始向海滩冲去。
由于有了之前长时间的大规模空袭,安家军的登陆作战已经不再具备隐蔽性,日军的海岸防御部队提前进入阵地,并依托牢固的工事,对安家军的登陆部队实施猛烈的阻击。
开阔的海滩上,一艘艘的安家军登陆舰艇,冒着日军密集的炮火,疯狂地冲上海滩,随着登陆艇搁浅,前面的挡板被打开,无数的安家军官兵如同猛虎出笼一般,在低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向着日军阵地扑去。
日军消耗巨大人力物力构筑的防线也不是吹的,由于这片依靠人工填平的海岸地势开阔,没有险要的防御地形,因此,日军便在这一地区修建了大量有碉堡作为火力点支撑的堑壕防御带。
在防御带的最前方,也就是海滩的位置,有大量为阻隔装甲车辆登陆而专门设置的钢筋混凝土钜栏,这些钜栏密集地分布在海滩上,就像是一个个竖出地面的枯树桩,非常让人头痛。
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些没有杀伤力的铁桩,这些障碍物虽然不能对登陆部队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是密集埋设在阻隔带内的地雷,全都是致命的。
在“丛林阻隔带”后面,是由铁丝网封锁起来的日军步兵战壕,在这些战壕里,日军的大量步兵如同地老鼠一般蜷缩其内,通过射击孔对海进行射击,大量杀伤冲上海滩的安家军官兵。
步兵堑壕阵地的后面,是宽六米、深四米的反坦克壕,作用是在隔离带被安家军工兵拔除后,继续有效阻隔安家军的装甲部队推进。
就这样,以堑壕隔断装甲部队推进,以步兵阵地阻拦步兵突击,以碉堡工事配合进行阻击,这样一环环、一层层地大范围防御带,成为了日军据守的最大本钱。显然,在如此严密的防守面前,安家军的登陆部队要想突破并非易事。
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抢滩登陆战,一直延续了两个多小时,一批批的安家军官兵在随后上岸的水陆坦克的掩护下,冲上海滩,然后如同潮水一般前仆后继地涌向日军的步兵堑壕阵地。
由于水陆坦克被隔离在钢筋混凝土钜栏前,被动地充当固定炮台,步兵的损失正在加大。枪炮声、地雷爆炸声、士兵的呐喊声、濒死的呻吟、痛苦的哀嚎,在整片开阔的海滩上响成一片。
这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