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〇章 一阵惊雷卷飓风
��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和阿拉莫戈多核试验基地,田纳西州东部坎伯兰山区橡树岭的铀分离工厂及有关科研、实验机构,加利福利亚州旧金山东湾伯克利市和五大湖地区芝加哥的核实验室,都出了状况。
“这其中,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利亚州早早地就落入了日军之手,其后芝加哥也被日军攻占,这大大延滞了美国人研发核弹的力度。对美国人打击最大的还是发生在四二年冬天的日军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那次打击破坏了橡树岭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包括军方代表格罗夫斯准将、总负责人奥本海默在内的两千多名重要人士都死于高强度放射线照射和污染。美国人不得不在弗吉尼亚州蓝岭的黑堡重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实验室。
“由于连续损失科研人员和科研资料,美国负责原子研究的科学家严重匮乏,再加上能源空前紧张,导致对核弹的研发全面陷入停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美国生产出了浓缩铀235。”
路程光不无担忧地说:“要是日本人得到美国的全部资料,那我们就麻烦了!”
安毅点点头道:“日本人不简单啊,早在三八年初,石原莞尔就专门成立了核子研究部门,任命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担任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的安田武雄少将为项目负责人。安田武雄此人十分关注国外在军事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自然也注意到了德国科学家关于核裂变的发现。
“三九年四月,在得知核裂变具有极大的军事潜力后,安田武雄向他的老师嵯峨良吉教授请教这一问题。嵯峨良吉曾到过美国,结识过一些物理学家,对核物理的最新发展比较了解。在安田武雄的要求下,嵯峨良吉以书面的意见指出,核物理的最新成就在军事领域潜力巨大。
“石原莞尔见到这个书面意见后,指示让专家研究这个问题。四〇年五月,安田武雄指令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讨论研制铀弹的可能性,最后决定由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教授负责。
“仁科在东京的实验室制造了一台小型回旋加速器,并根据从美国战场获得的设计图纸,建造了第二台有250吨磁铁的大型加速器。这个实验室很快就吸引一百多名日本青年科技人员投入到这项庞大的研究中。第一年,他们基本致力于理论计算,结合从美国战场得到的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开始了从无到有研发原子弹的历程。
“在陆军开展核研究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四二年初,日本海军开始原子动力能的研制开发。海军部认为,研究核物理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核分裂取得能量,为舰船和大型机械提供可靠而巨大的动力源。为此,海军技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核物理成就利用委员会,追踪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委员会成员有日本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嵯峨良吉、荒胜文策、菊田正四等,仁科芳雄当选为委员会主席。
“可是,希特勒等德国高层人员根本不相信原子弹能爆炸,日本则是找不到铀矿,一直无法周密细致地展开实验。四二年中,日本人终于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华人财团开采后填埋的铀矿矿坑,并发现了几条新的铀矿矿脉,有了稳定的铀矿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把核研究机构搬迁到了澳洲的达尔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情报人员,及时掌握了日本人的动静,对日本人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暗杀,并破坏了日本人的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到目前为止,日本人依然没有提炼出任何浓缩铀235。”
胡家林恍然道:“难怪……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央情报局的专题汇报,还琢磨着怎么会不惜一切代价对这些日本人下手……要知道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潜伏在日军高层的六名情报人�
“这其中,新墨西哥州和加利福利亚州早早地就落入了日军之手,其后芝加哥也被日军攻占,这大大延滞了美国人研发核弹的力度。对美国人打击最大的还是发生在四二年冬天的日军轰炸机群的密集轰炸,那次打击破坏了橡树岭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包括军方代表格罗夫斯准将、总负责人奥本海默在内的两千多名重要人士都死于高强度放射线照射和污染。美国人不得不在弗吉尼亚州蓝岭的黑堡重建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和实验室。
“由于连续损失科研人员和科研资料,美国负责原子研究的科学家严重匮乏,再加上能源空前紧张,导致对核弹的研发全面陷入停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迹象表明美国生产出了浓缩铀235。”
路程光不无担忧地说:“要是日本人得到美国的全部资料,那我们就麻烦了!”
安毅点点头道:“日本人不简单啊,早在三八年初,石原莞尔就专门成立了核子研究部门,任命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担任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的安田武雄少将为项目负责人。安田武雄此人十分关注国外在军事方面的科技进展情况,自然也注意到了德国科学家关于核裂变的发现。
“三九年四月,在得知核裂变具有极大的军事潜力后,安田武雄向他的老师嵯峨良吉教授请教这一问题。嵯峨良吉曾到过美国,结识过一些物理学家,对核物理的最新发展比较了解。在安田武雄的要求下,嵯峨良吉以书面的意见指出,核物理的最新成就在军事领域潜力巨大。
“石原莞尔见到这个书面意见后,指示让专家研究这个问题。四〇年五月,安田武雄指令日本物理化学研究所讨论研制铀弹的可能性,最后决定由日本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仁科芳雄教授负责。
“仁科在东京的实验室制造了一台小型回旋加速器,并根据从美国战场获得的设计图纸,建造了第二台有250吨磁铁的大型加速器。这个实验室很快就吸引一百多名日本青年科技人员投入到这项庞大的研究中。第一年,他们基本致力于理论计算,结合从美国战场得到的翔实的资料和数据,开始了从无到有研发原子弹的历程。
“在陆军开展核研究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开始了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四二年初,日本海军开始原子动力能的研制开发。海军部认为,研究核物理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通过核分裂取得能量,为舰船和大型机械提供可靠而巨大的动力源。为此,海军技术研究所成立了一个核物理成就利用委员会,追踪国外的研究进展情况。委员会成员有日本的第一流物理学家嵯峨良吉、荒胜文策、菊田正四等,仁科芳雄当选为委员会主席。
“可是,希特勒等德国高层人员根本不相信原子弹能爆炸,日本则是找不到铀矿,一直无法周密细致地展开实验。四二年中,日本人终于在澳大利亚发现了华人财团开采后填埋的铀矿矿坑,并发现了几条新的铀矿矿脉,有了稳定的铀矿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把核研究机构搬迁到了澳洲的达尔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情报人员,及时掌握了日本人的动静,对日本人的重要人物进行了暗杀,并破坏了日本人的实验室,以及正在建设的铀同位素分离工厂。到目前为止,日本人依然没有提炼出任何浓缩铀235。”
胡家林恍然道:“难怪……前段时间我看到中央情报局的专题汇报,还琢磨着怎么会不惜一切代价对这些日本人下手……要知道为此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潜伏在日军高层的六名情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