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一个中国人的幸福
�简单的策略还是用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利润补贴其他产业,用行政指令推动多元化的产业发展。

  这就有一个大麻烦,那就是外资利用率和私营经济肯定低迷不振,外资利用率低,又意味着外国技术和产品本土生产的概率也低。

  说来说去,还是能源依赖症。

  徐腾就不像西方的那些企业家、经济学家,到了俄罗斯就胡吹自由市场经济的好处,他很现实,很务实,认为弗拉基米尔总统和俄罗斯目前的很多政策还是可行的,关键是执行的精细度,以及执行的监管机制问题。

  对华银财团来说,只要俄罗斯愿意给予优惠、便捷的投资待遇,保证俄罗斯内部市场的公平,肯定是愿意大规模投资俄罗斯的。

  两人谈了一个半小时,成果还是显著的,随后就一起参加新闻发布会,很弗拉基米尔大帝的风格,一张长桌,他在左边,徐腾在右边。

  因为徐腾这一次在俄罗斯承诺的新一轮投资规模达到240亿美元,很快就有记者提问,徐腾从美国到俄罗斯,目前在欧美做出的投资承诺总额已经达到了1540亿美元,华银财团是否能拿出这么多资金。

  “企业投资是非常复杂的,有时,你可以用自己的资金解决问题,有时,你可以抵押自己的资产同银行融资,只要融资成本低于你的投资回报收益即可,有时,你还可以用客户托管的国际资本投资,只要你能拿到真正的好项目,没有人不愿意参与。”

  徐腾简单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很轻松,也没有什么好辩解的,稍微想一想,感觉自己的回答可能有点过于简单,没有什么新闻价值,索性再补充一句,“并且,我很确信,我的公司,以及其他一致行动人,至少还有2000亿美元左右的基金在寻找合适的项目。如果有国家能够提供稳赚不赔的好项目,即使是4000亿美元,我们也能从国际市场完成融资。真相非常简单,在全球货币超宽松化和全球经济长期低迷的今日,全球实际上还严重缺乏新的增长点,缺乏好的长期盈利项目,绝大多数政府推进的项目都是很难盈利的。我这段时间在美国和欧洲的访问,目标只有一个,为华银财团和财团托管的国际资本寻找稳赚不陪的好项目。我非常努力的工作,但是,好的项目真的不多。”

  “您好,理事长,我是《环球日报》的记者,我以前采访过您。”一名中国的女青年记者在得到提问的机会后,起身先和徐腾自我介绍一番。

  “我记得,去年的4月份,你姓赵对吧?”徐腾看了一眼桌面上的平板电脑,找到了这个采访,其实只是几分钟的短时间采访。

  “多谢您还记得我,我的问题是关于国内的一些建议,很多媒体和网友都在询问,您在过去几个月,大幅投资海外,正如此前其他国际媒体的统计,总额已经高达1540亿美元。这是否意味着您并不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趋势?”女记者的问题还是有点尖锐的,又回到了老生常谈的一件事上。

  “关于这个问题,我其实回答过很多次,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没有这种自信,这恐怕真的有问题了。所以,我希望能《环球日报》表达一下我的真实观点,中国经济的长期趋势非常好,特别是在全球比烂的时代里,我们的本土市场是全球最好的投资地,没有之一。所以,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华银财团为什么要投资海外,对吧?”

  徐腾反问了女记者,但也不用对方真的回答,“我给你一个非常全面准确的答案,第一、我绝不甘心只在国内做到本土第一;第二,华银财团的目标永远是要做最优秀的跨国财团,没有之一,二十年内做不到,我们就再奋斗二十年,至于什么叫最优秀的跨国财团,这个问题,我也回答了很多次,就不在这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