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美国真的急了
ic、低功耗sram存储器、lin\can收发器、射频收发器、步进电机驱动器、数字电位计、eeprom、sram、asic、mosfet、igbt……70多种产品线,涉及50多个种类的半导体应用领域。

  有人说美国工业完全垮掉了,这是不对的,因为全球芯片工业及半导体应用领域最发达的国家,从始自终都是美国,在这个领域一直维持着无可撼动的全球霸主地位。

  日韩能够挑战的领域非常有限,台积电、台联电,以及新加坡的那几家半导体代工企业,都只是给美国打工,其中的台积电既拥有超强的技术实力,又实际性的处于下游产业链,绝大多数的利润还是被美国半导体产业吞噬。

  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半导体工业还能和美国竞争,但在美国的强势压迫下,到了2002年以后就已经溃不成军,哪怕是在汽车传感、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半导体工业,都已经沦丧殆尽,全部被美国拿下,而美国则在半导体材料领域,被日本夺取半壁江山。

  全球半导体产业激烈竞争的三十年,今日形成的格局就是日本雄踞半导体和化工材料领域,欧洲出精密加工设备,美国出设计和应用配套,韩国、台湾和新加坡负责代工的完整格局。

  中国在很长时期就负责进口成品配件,组装,再出口。

  中国也比较命苦,半导体产业的各个领域都被封锁,只能憋出自己的一套体系,从化工材料、设备、设计、生产、应用配套……全部搞了一条龙的上世纪90年代水平。

  这么大的体系,您说要投资多少钱才能都搞起来?

  2000亿美元?

  您开玩笑呢。

  半导体的化工材料这个领域,别说是中日差距甚远,即便是欧洲和日本的平均差距也至少在10年左右,整个欧洲只有少部分领域是和日本并驾齐驱,或者是超过日本……这个部分主要都和军工有关,国防经费保护下来的幸存者。

  这一点是真不得不服日本人,虽然被美国打败了设计和应用配套体系,半导体材料这个领域还是牢牢死守住了。

  国内这十几年在中央产业政策和各种专项计划的扶持下,华银财团通过和国内的大学、研究所、央企合作,通过在欧洲并购中小化工材料企业,慢慢凑出一套阵容,不敢和日本竞争高端,和韩国、台湾竞争中低端市场还是没问题的,便宜点,凑活用,您也别要求太高,能国产就不错了……部分和军工有关的领域,其实也够用,这同样是被逼的没办法,保命呢,拼死也要搞出来。

  材料这个东西,咱们好歹还是能进口的。

  设备体系就是真的没办法,完全被封锁,只能进口十年以上代差的设备,在国内的三大所没有将光刻和薄膜设备攻关以前,对不起,你得进口二十年以上代差的设备,还得是二手的,还不能用于军工领域。

  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是真被逼的没办法,只能靠走私芯片过日子……这几年就不用了,国产基本够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华银财团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设计和应用配套的领域,中美的竞争才刚开始。

  国内除了华银财团,还有很多中小企业在做这些东西,特别是各种资本扶持的海归创业基金,仅是银河资本旗下专注半导体领域的银杉基金,过去十年就投了一百多家,目前来看,至少成了一半。

  最后就是芯片和圆晶生产业务,英特尔、台积电、三星是三巨头,华腾电子集团熬了十几年,终于慢慢爬上来,超过了台联电、华联电,成为全球范围内仅次于三巨头的超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