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邪教
 石青衣询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邪王最近的对于她的态度的,对于这个问题,张旭一个劲的摇头:“我只是一个小小的洛阳主事,那里敢揣测邪王大人的心思,不过大人现在正在为了小小姐的事情而伤脑筋,应该不会对大小姐产生杀意才对啊”张旭是这么说的,石青衣也觉得确实如此。

  石青衣离开文墨轩的时候手里多出了一打厚厚的宣纸,练习书法很费纸张,往往十几天过去,石青衣采购的宣纸就用了个一干二净,只好再次的出来采购,同时也方便向张旭打探一些最新的消息。石青衣向李府的方向往回走,路过一条条的街道与集市,那热闹的人群让石青衣的心情愉悦,因此也就不用马车,慢悠悠的向回走。

  在一块空旷的地面上,一群穿着打扮明显异于中土的人正在向着周围的听众宣讲着他们的宗教,围着的人还不少,看来效果还不错,石青衣知道,这是大明尊教的人正在传教,大明尊教是中土现在的叫法,到了后世,摩尼教才是他们正规的称呼,摩尼教,创始人是摩尼,延续古老的拜火教,并推陈出新,得到了许多人的信仰,不过此时的大明尊教,却称不上正规的摩尼教,大唐双龙传里面说,大明尊教的教主许开山,乃是该教的叛徒,偷取了教派最高武学演进万物根源智经来到中土自立宗门,这么说的话,许开山应该不是什么宗教人士,而是披着宗教外皮的枭雄。所谓的大明尊教,应该也只是许开山为了聚集人物而所使用的手段罢了,而对于大明尊教,石青衣所知甚少。

  拜石青衣前世恶劣的阅读习惯所赐,向来先看开头与结尾,然后草草的翻过一边中间就算阅读完毕的石青衣,除了一个许开山之外,石青衣就知道王世充与邪王的补天阁传人是原子,然后还有个烈暇,烈暇倒是印象深刻,因为这家伙色胆包天,居然后来想要对小妹不利,想到这里,石青衣就是一阵冷笑,不用老爹最后出手,等到碰上了,自己就先把他结果了再说。哼哼哼

  摩尼教先是在唐宋时正式进入中土,因为宣传平等,反抗的教义,与统治阶级不符,被迫向下层劳苦大众传教,又因为宣传人们进行反抗压迫,所以被统治者看做是邪教对待,摩尼教也被迫改头换面,以明教,白莲教为名继续传教,在历史上,明教也不乏多次起义反抗统治阶级的斗争,北宋末年的方腊,元朝末年的刘福通,清朝中叶的王聪儿等等,都是当时轰动天下的反抗势力。影响之大,无与伦比。

  大明尊教在洛阳的行动有一段日子了,看得出来,他们在中土的传教还算顺利,所以才过来洛阳进行传教工作,本来隋朝崇佛,对于这些异端教派是非常的严厉的打击的,可惜,如今天下动荡不安,因此,对于这些异教徒的动作,大多数的官吏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煽动叛乱,就由得他去,也因此,洛阳城里,这些人才会大摇大摆的出现,而毫不担心被抓。石青衣见了唯有叹息:愚蠢而短视的隋朝官吏,他们难道都不知道,宗教愚民,从来都是发动暴乱的最好工具吗。这些暴乱中,不单单是方腊、刘永福等一干是为了政治理想而献身的人,大多数的,还是那些贪婪暴虐的,野心勃勃的野心家们。

  一个例子:汉末笮融以佛祖自居,携带十数万狂热的佛子佛徒流窜各地,他们走到哪里,就杀掉哪里的官吏,吃光哪里的粮食,然后裹挟当地的民众前往下一个地方,就像一群流寇,每到一地,都会给当地造成严重的伤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历史上数也数不清楚,甚至还延续到后世,石青衣前世的那个年代,一个叫李的一个家伙。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隋朝官吏都对这些人视而不见,李世民在写给石青衣的信里面,就写了在山西,河东一点,因为这些番僧煽动人民,妖言惑众,被李渊抓住了上百个,砍了脑袋做成京观,用来警示那些愚民愚妇们,不得不说,乱世用重典,李渊的做法绝对正确。只是,会不会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