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醉东风(3)
�样,眼睛似有若无泄出那么一分哀怨顾盼,却也是看着晏清源说的。
烛光在她面目上生辉,案头矮铜壶内斜插着几枝早梅,晏清源依礼回了几句套话,方隔着半片花枝,同她对上了目光。
仿佛花朵就依在她脸庞开放似的,而她,却才是开到极浓极艳,正正好的一枝。太后因遥敬了凯旋将士几盏酒,此刻一副不胜模样,要移宫,起身时,脚下一软,晏清源已眼疾手快一把扶稳了她,触到一只软若无骨的玉手,低声提醒了:
“太后当心。”
两人目光交错,太后见眼前男子正似笑非笑瞧着自己,既明目张胆,又循规蹈矩,只一瞬,他便松了手,行礼退到一侧,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同吏部郎崔俨谈笑风生去了。
明明比自己还要小了八岁……太后一时心底急跳不止,许是久未接近年轻男子之故,许是这大相国的长子样貌过于出众之故,她总觉方才渡来的一缕男子幽深气息不散,直往心底钻去。
新帝并非嫡长这一支,同西走的孝文帝并无直接血缘关系,不过大相国选个小娃娃好操控罢了。而她母子身家性命,确确实实捏在那抹清俊身影手中,这的确是她需要仰仗的男人,太后默默想到,侧眸又暗瞥了晏清源一眼方款款离开。
因晏清源豪饮,面上略显醉色,皇帝暗中观察了他半日,方问旁边内侍:“大将军酒量如何?”
“回陛下,大将军千杯不醉,酒量好得很。”内侍笑应,皇帝点了点头:“朕本欲赐大将军留宿宫中的。”内侍忙道:“天大的恩典呀,陛下可要下旨?”
皇帝皱了皱眉:“可是大将军不醉,朕怎么好说呢?”
眼见时辰已晚,皇帝该移驾,群臣也要散了,上头忽传下准大将军晏清源留宿的敕旨,众人转头便纷纷议论起来,晏清源一笑,起身谢旨,目光四下扫了一圈,婉拒道:
“臣不在的这段时日,听闻出了许多事,臣闻之,已是坐卧不安,还请陛下允许臣回府理事,为我主分忧。”
“大将军到底是有什么事,到了要抗旨的田地?初初凯旋,怎急于这一时?”拂袖起身说话的是御史中尉晏慎,晏慎这一支,同大相国同出于渤海晏氏,却非大相国元从故旧,后来方一路追随。
当初北方大乱,大相国起事,为拉拢晏慎一支,仅遣年仅十二岁的晏清源,独身拜会晏慎兄长,行子孙礼,自此连宗共图大业。倘论起辈分,晏慎当为晏清源叔祖,此刻半真不假地开起玩笑,晏清源便也一笑而过:
“为主分忧,当务之急。”
言毕众目睽睽之下,当真拒了皇帝,带着一众分封受赏的副将浩浩荡荡出宫去了。
大将军府邸不过就是座前朝旧殿,未多修葺。大相国坐镇晋阳,动辄与西边贺赖开战,军需皆出于邺城,晏清源这些年可谓就是父亲的后勤保障,这一回,亲自带兵打下淮南,也算彻底知晓粮草消耗之巨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如此一来,邺城诸事更显紧迫了。
残雪尚未化尽,入了夜,道路两旁冻得结结实实,冷得扎脸。府前火光大炽,一行人正翘首以盼,等候大将军回府。
晏清源刚翻身下马,就见平原公主迎了上来,两人彼此让了礼,晏清源方笑执她手:“家中可都安好?”平原公主八岁便下嫁于他,几是在他身边长大,性情贤淑,晏清源虽嫌她闷了些,两人之间,却也大略和睦,听她不紧不慢将这近一载间所发生的几样要事说清楚了,晏清源方笑着点头复对她施礼如仪:
&ems
烛光在她面目上生辉,案头矮铜壶内斜插着几枝早梅,晏清源依礼回了几句套话,方隔着半片花枝,同她对上了目光。
仿佛花朵就依在她脸庞开放似的,而她,却才是开到极浓极艳,正正好的一枝。太后因遥敬了凯旋将士几盏酒,此刻一副不胜模样,要移宫,起身时,脚下一软,晏清源已眼疾手快一把扶稳了她,触到一只软若无骨的玉手,低声提醒了:
“太后当心。”
两人目光交错,太后见眼前男子正似笑非笑瞧着自己,既明目张胆,又循规蹈矩,只一瞬,他便松了手,行礼退到一侧,仿佛什么也没发生,同吏部郎崔俨谈笑风生去了。
明明比自己还要小了八岁……太后一时心底急跳不止,许是久未接近年轻男子之故,许是这大相国的长子样貌过于出众之故,她总觉方才渡来的一缕男子幽深气息不散,直往心底钻去。
新帝并非嫡长这一支,同西走的孝文帝并无直接血缘关系,不过大相国选个小娃娃好操控罢了。而她母子身家性命,确确实实捏在那抹清俊身影手中,这的确是她需要仰仗的男人,太后默默想到,侧眸又暗瞥了晏清源一眼方款款离开。
因晏清源豪饮,面上略显醉色,皇帝暗中观察了他半日,方问旁边内侍:“大将军酒量如何?”
“回陛下,大将军千杯不醉,酒量好得很。”内侍笑应,皇帝点了点头:“朕本欲赐大将军留宿宫中的。”内侍忙道:“天大的恩典呀,陛下可要下旨?”
皇帝皱了皱眉:“可是大将军不醉,朕怎么好说呢?”
眼见时辰已晚,皇帝该移驾,群臣也要散了,上头忽传下准大将军晏清源留宿的敕旨,众人转头便纷纷议论起来,晏清源一笑,起身谢旨,目光四下扫了一圈,婉拒道:
“臣不在的这段时日,听闻出了许多事,臣闻之,已是坐卧不安,还请陛下允许臣回府理事,为我主分忧。”
“大将军到底是有什么事,到了要抗旨的田地?初初凯旋,怎急于这一时?”拂袖起身说话的是御史中尉晏慎,晏慎这一支,同大相国同出于渤海晏氏,却非大相国元从故旧,后来方一路追随。
当初北方大乱,大相国起事,为拉拢晏慎一支,仅遣年仅十二岁的晏清源,独身拜会晏慎兄长,行子孙礼,自此连宗共图大业。倘论起辈分,晏慎当为晏清源叔祖,此刻半真不假地开起玩笑,晏清源便也一笑而过:
“为主分忧,当务之急。”
言毕众目睽睽之下,当真拒了皇帝,带着一众分封受赏的副将浩浩荡荡出宫去了。
大将军府邸不过就是座前朝旧殿,未多修葺。大相国坐镇晋阳,动辄与西边贺赖开战,军需皆出于邺城,晏清源这些年可谓就是父亲的后勤保障,这一回,亲自带兵打下淮南,也算彻底知晓粮草消耗之巨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如此一来,邺城诸事更显紧迫了。
残雪尚未化尽,入了夜,道路两旁冻得结结实实,冷得扎脸。府前火光大炽,一行人正翘首以盼,等候大将军回府。
晏清源刚翻身下马,就见平原公主迎了上来,两人彼此让了礼,晏清源方笑执她手:“家中可都安好?”平原公主八岁便下嫁于他,几是在他身边长大,性情贤淑,晏清源虽嫌她闷了些,两人之间,却也大略和睦,听她不紧不慢将这近一载间所发生的几样要事说清楚了,晏清源方笑着点头复对她施礼如仪: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