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创办书院
��有多么的困难。

  所以他在等,等一个让赵昚认可的机会,只要当今皇帝默认了此事,那他再筹办书院就会顺畅许多。

  关于币制改良一事,叶宇不是没有留心,而是没有直接发表意见。

  当初在绍兴查获钱钞伪造后,叶宇就知道将来会在纸张上有所突破。

  钱钞所用的纸张乃是朝廷最为高档的贡纸,但仍旧被不法之人所仿制,为了尽快杜绝伪钞的泛滥,那么朝廷必会有更换新型纸张的决定。

  而在这新型纸张上,叶宇看到了机会。叶宇知道,要想让赵昚认可他创办书院,就要在这纸张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御书房里的对话,叶宇虽然对币制改良没有提出任何意见,但是却旁敲侧击向赵昚证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叶宇可以研究出廉价的厕纸,就有能力捣鼓出一种罕见的高档纸!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币制的改良工程,也向赵昚证明了格物之学并非是奇巧淫技!

  如今有了赵昚的默许,叶宇就等于吃下了定心丸,兴冲冲地离开皇宫准备筹办书院的事情。

  书院不列入朝议,也不归统与朝廷体制书院,这是赵昚为了减轻群臣弹劾的压力。毕竟私人办学各有自由,就算孔德贤等人有意弹劾,这种力度也会大大减弱。

  关于办学的校址,以及如何规划书院日常运营,还有这些教书先生,都得进行详细的分配与安排。

  当然这件事不可能仅凭叶宇一人,所以叶宇找来了京城里的姜夔与陈亮。

  姜夔与陈亮二人,因为当初替叶宇誊录《论语正注》之后,一时间是名声大噪享誉京城,不仅赵昚亲自授予同进士出身,而且在集贤院里担任校书郎!

  虽然这个职务很低,但是能够进入集贤院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这就等同于丑鸭一夜成了白天鹅。二人的这等境遇,让一些士林学子是既羡慕又嫉妒。

  对于叶宇的召唤,二人自然是欣然前往。在姜夔与陈亮的心中,对叶宇已经不单单只是敬重,而是有了一种知遇之恩。

  如今潘之所在绍兴担任知府,孟桐已经调往川蜀成都身居军职,就连最近的岳琛,也是在余杭县担任知县不能抽身。

  百里风已经因叶宇的举荐,成了如今宜州的推官,所以这个时候在京城,他已经没有可用之人。

  至于当年与潘之所同榜进士的沈金川,如今一跃成了刑部侍郎,这等坐火箭般的上升速度,在官场之中并不多见。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事实。潘之所能够担任一州的知府,很大程度上是叶宇的有力提拔。

  而沈金川如此迅速的进入了朝野,这显然是不合乎常理,当然,叶宇是个例外!

  而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沈金川已经依附于虞允文一派。当年叶宇在寿州安丰县担任知县的时候,就已经看出了身为签判的沈金川比潘之所要圆滑许多。

  如今沈金川在短短的几年之内,就已经荣升刑部侍郎一职,这不得不沈金川有异于常人的手段。

  既然这个昔日的故友依附了虞允文的恭王党,那他叶宇也就没有必要再拉拢对方参与此事。

  当然,关于这件事叶宇想到了许士林,回京之后他才得知许士林已经调任吏部员外郎。

  虽这个员外郎是个闲职,位于吏部尚书、侍郎之下,但有一个身份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