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软硬兼施
��。

  不过赵昚却摆了摆手,神情平淡道:“此事朕心意已决,诸位爱卿不必多言!”

  “好!既然如此,本太子就在会馆恭候皇兄的好消息!”完颜允恭爽朗一笑,向赵昚微微欠了一礼,带领着一众使团离开了大庆殿。

  紧随其后,西辽与西夏也退出了大殿,由礼部官员安排在了特使会馆暂居。

  等到三国特使出了大庆殿,殿内却是犹如死一般的安静!

  赵昚俯视群臣,沉默了片刻,随后无奈道:“诸位爱卿也看到了,此事避无可避,不知诸位有何良策?”

  “陛下,经过几日的商讨之后,我等一致认为,应当以三策招贤!”此刻叶衡位列朝班,手持笏板恭敬呈述道。

  “三策招贤!?爱卿一一道来!”

  “回禀陛下,第一,要聚集朝中翰林学士,国子监文坛大儒聚集一处研讨应对之策!”

  “第二,书院乃是立国之本,如今金人不合规矩大大挫伤我朝文人锐气,但峻拔之辈仍在,陛下可下诏八大书院选拔俊才,共同应对金国对手!”

  “第三,陛下可颁布招贤榜!正如陛下所言,我大宋文人何止千万,又岂是金国区区几人可以挫败,相信民间定有不出世的能人异士!”

  叶衡的三策招贤完之后,赢得群臣的一致赞同。

  孝宗赵昚听了叶衡的谏言之后,也是十分的赞同:“言之有理!就按爱卿之意下诏!”

  随后赵昚缓缓地站立起来,走下台阶步入群臣之中,语重心长道:“两国的协议,朕同不同意都是一种折辱!诸位爱卿,切勿有所懈怠才是!”

  “臣等定当鞠躬尽瘁,不负所付!”

  “那就好……”

  赵昚微微颌首,轻轻低语了一句,便神色凝重的出了大殿。

  ……

  国子监里这几日可是彻底炸开了锅,不仅聚集了国子监原有的诸位教授,还有翰林院、三馆三阁的诸多学士。

  所谓公公的理、婆婆的理,都没有与金国的八大山人实战过,一个个都是高傲的天鹅,谁也不服谁。

  不过国子监里却没有杨辉,因为他已经躺在府上养病三日有余了。

  这个病因很是明显,就是当日与金国术算天才完颜明诚比试之后,当即吐血不止昏厥当场。这几日在府上养病,虽有几日舒醒过来,却又因年迈体弱昏厥过去。

  最后经过商讨之后,从这些学士大儒之中,挑选了八人与金国比试,最后不幸的是,一日之间八人全部败退了回来。

  不仅如此,与金国棋手卓拓木对弈的大宋国手苏覃,一盘棋局刚走到第十六手,就已经吐血落败!这让众人唏嘘不已,心道这下棋能下到心力交瘁,也是一种境界。

  其余诸人也是不堪一击,琴、书、画、诗、史、论、算的七人,不是刚一开始就败下阵来,就是比试之后神色巨变。

  八日的时间匆匆而过,由国子监、翰林院、三馆三阁的诸多学士组成的皇家豪华阵容,终于未能敌得过金国的八大山人,灰溜溜的撤了下来。

  紧接着填充上的,是八大书院联名推举的八大代表。

  八大代表兴师动众而来,前往会馆与金国八大山人比试,这一次略为延长了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