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铁划银钩
 “这……这又是为何?”

  “为何?哈哈哈!”

  紫衣男子竟不由得笑了出来:“孟夫子,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阳,既然是向阳之处设立书院,自然应该是温暖和熙,而你这个‘庐’字却瘦骨嶙峋,一副寒冬肃杀之气,何来向阳之?”

  “这……这……”

  “还有这庐山的‘山’字,用峻峭的笔法书写,更是这幅字败笔中的败笔!”

  “你!……”

  孟夫子被紫衣男子驳斥的半天没出话来,冷汗直冒地孟夫子,用颤抖的右手指着牌匾道:“笔法峻峭才能显出庐山的高险!这又有何错之有?”

  “高险?庐山虽是名山,但并非以高险著称,高不及泰山,险不及华山!庐山峰峦叠嶂雄踞九江,因此不在于高险,而在于雄!”

  “应当用正统的汉朝隶书,古朴无华,才能衬显庐山的雄伟!孟夫子,难道这不是败笔中的败笔吗?”

  嘶!

  孟夫子跌坐在一旁,已经是无言以对。在场的众位学子,也是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方才还别人不懂书法,如今人家谈谈而谈道出书法三大败笔。即便是再愚蠢的人也能看得出,眼前的这位紫衣男子是位书法名家。

  “这就是尔等,口口声声所言的正统国学?”

  孟夫子赶忙起身,颤巍巍的拱手以礼道:“请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吕胜,不知孟夫子有何指教!”

  “指教岂敢,老夫孟百谭浸**法一生,自以为书法大成,如今看来也是井底之蛙!”

  孟夫子十分汗颜的微微一叹:“既然阁下指出老夫三大败笔,定然是身怀绝技!可否留下墨宝,也让老夫大开眼界?”

  名唤吕胜的紫衣男子,看了孟百谭一眼,随即摇了摇头:“文人相轻乃宋人之陋习,孟夫子如今已度过大半残生,却依旧没能看开!难怪如此人才凋零!”

  吕胜岂能不知孟百谭的用意,这明为大开眼界,实则是为了找回颜面。若是吕胜写的与他水平同等,孟百谭也能轻易地找回些个人颜面。

  “既然孟夫子好胜之心不死,那吕某就却之不恭了!徒儿,笔墨伺候!”

  话间,跟随吕胜而来的徒弟,已经从随从的手中接过一个精致地书箱。待此人轻轻打开书箱,便看到里面有层层格。

  每一处隔板都有其独特用处,里面工整的摆放着笔墨纸砚。

  片刻功夫,吕胜的徒弟就已经将所需之物摆放停当,恭敬退后三步:“师傅,已经备妥!”

  吕胜了头没有话,随即稳如泰山地坐了下来。这时孟百谭一瞧笔架上的毛笔,不由大吃一惊,倒吸了一口凉气自语道:“笔头用到有墨光,非三十年的功底,绝对达不到这个程度!”

  又见案头摆放的一方砚台,又是吃了一惊:“端州紫云砚!”

  “不错,所谓端州石工巧入神,跨天磨刀割紫云!端砚本就名贵不可多得,这紫云砚更是砚中极品!此砚台,乃是唐朝柳公权所珍爱之物,如今已有四百年了!”

  嘶!

  柳公权何许人也,唐代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颜真卿齐名,称为一世之楷模。柳公权在唐代元和以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