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_98
��设法营救他们的。”
“段大人不会去救。”秀秀打断我的话语,“洛阳城如今被重重包围,段大人自顾不暇,更何况邙山仍屯有北周重兵,无论去多少人,都只是送死而已。这一点,段大人清楚,你跟我,也一样清楚。”
“你既然清楚,那么,你为何要去送死?难道凭你一人,就能救得了萧飒吗?还是,你想白白搭上自已的一条性命?”
秀秀大声哭道,“我知道,凭我一已之力,想要救萧飒,就好比痴人说梦。但我只想跟他在一起,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一起。翎姐姐,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抑住满心酸楚,我紧紧抱住秀秀不肯撒手,“好妹妹,我们临来洛阳前,你爹娘千叮万嘱,他们说,你和我,一定要在新年前,平平安安的返回邺城去;还有你的弟妹们,他们也一个个在翘首期盼你回去,你是她们最好的长姊,他们是你至亲的骨肉亲人。秀秀,难道,你把他们都忘了吗?”
一袭话,说得秀秀终于不再动弹,她任由我将她抱在怀里,直哭得气噎声嘶。
我轻声道,“好妹妹,你放心,萧飒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会没事的。”
第396章:困邙山 6
秀秀哭累了,终于伏在榻上沉沉睡去,我坐于榻沿,替她轻轻盖上被褥。睡梦中,她脸颊上泪痕犹湿,一声声呢喃着‘萧飒’的名字。我凝望着秀秀,轻声道,“秀秀,你放心,翎姐姐一定会帮你救萧飒回来。”
挽起满头青丝,以冠簪将乌发高束,镜中的女子,脸小而尖细,一袭男装,更显肩胛单薄,然而那双眸子,却变得明亮毅然。转身之际,却望见墙上挂着的那张战神面具。
痴痴走过去,抬手取下面具。手指缓缓抚过冰冷的青铜面具,从脸颊、鼻梁、至唇角,一滴清泪落在金属之上,声已哽咽,道,“长恭,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洛阳?”
指尖轻触,仿佛触碰到他的容颜,鼻尖相对,仿佛汲取到他的气息。
泪,一颗颗坠落,“长恭,你若再不来,翎儿就要生气了,以后,再也不要理你了。”
“快些回来,好吗?”
行走于洛阳高高的城墙上,视线越过夯土坚壁,远处,北邙山连岭修亘、青翠若黛、卧于洛阳之北;伊洛二川,若银蛇蜿蜒、天女舞袂、缓缓向东而去。秀丽山河,胜景如画,尽收世人眼底,引来这金戈铁马无数英雄、竟相为之折腰。
刺史段思文大人负手而立,花白的胡须,微颤于风中。白发犹然困古城。可是,在老将军的身上,却找不到一丝颓然,有的只是凛冽的坚定。
望见一袭男装的我,他似乎并不惊奇,反倒捋须笑道,“风采不减当年。”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单膝行跪礼,道:“末将见过大人。”
他双手虚扶,轻叹道,“你可知?豫州刺史高士良、永州刺史萧世怡,二人震摄于周军势威,已经一齐献出豫州府悬瓠城,出城投降了北周大将权景宣。”
我惊然抬眸。他继续道,“非我不肯出兵至邙山相救,而是洛阳如今形势逼人。洛阳乃齐之重镇,一旦失守,周人就可长驱直入,邺城危矣,北齐危矣。我受神武帝派遣,驻守洛阳城多年,从来只有一个信念,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烈烈北风,呼啸于耳畔,眼前这位须发苍白的将军,一生躬履素俭,兢兢业业,对身后的这座城池,情感已经渗入到骨髓深处。一句,城在人在,城亡�
“段大人不会去救。”秀秀打断我的话语,“洛阳城如今被重重包围,段大人自顾不暇,更何况邙山仍屯有北周重兵,无论去多少人,都只是送死而已。这一点,段大人清楚,你跟我,也一样清楚。”
“你既然清楚,那么,你为何要去送死?难道凭你一人,就能救得了萧飒吗?还是,你想白白搭上自已的一条性命?”
秀秀大声哭道,“我知道,凭我一已之力,想要救萧飒,就好比痴人说梦。但我只想跟他在一起,哪怕是死,也要死在一起。翎姐姐,难道,这样也不行吗?”
抑住满心酸楚,我紧紧抱住秀秀不肯撒手,“好妹妹,我们临来洛阳前,你爹娘千叮万嘱,他们说,你和我,一定要在新年前,平平安安的返回邺城去;还有你的弟妹们,他们也一个个在翘首期盼你回去,你是她们最好的长姊,他们是你至亲的骨肉亲人。秀秀,难道,你把他们都忘了吗?”
一袭话,说得秀秀终于不再动弹,她任由我将她抱在怀里,直哭得气噎声嘶。
我轻声道,“好妹妹,你放心,萧飒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会没事的。”
第396章:困邙山 6
秀秀哭累了,终于伏在榻上沉沉睡去,我坐于榻沿,替她轻轻盖上被褥。睡梦中,她脸颊上泪痕犹湿,一声声呢喃着‘萧飒’的名字。我凝望着秀秀,轻声道,“秀秀,你放心,翎姐姐一定会帮你救萧飒回来。”
挽起满头青丝,以冠簪将乌发高束,镜中的女子,脸小而尖细,一袭男装,更显肩胛单薄,然而那双眸子,却变得明亮毅然。转身之际,却望见墙上挂着的那张战神面具。
痴痴走过去,抬手取下面具。手指缓缓抚过冰冷的青铜面具,从脸颊、鼻梁、至唇角,一滴清泪落在金属之上,声已哽咽,道,“长恭,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洛阳?”
指尖轻触,仿佛触碰到他的容颜,鼻尖相对,仿佛汲取到他的气息。
泪,一颗颗坠落,“长恭,你若再不来,翎儿就要生气了,以后,再也不要理你了。”
“快些回来,好吗?”
行走于洛阳高高的城墙上,视线越过夯土坚壁,远处,北邙山连岭修亘、青翠若黛、卧于洛阳之北;伊洛二川,若银蛇蜿蜒、天女舞袂、缓缓向东而去。秀丽山河,胜景如画,尽收世人眼底,引来这金戈铁马无数英雄、竟相为之折腰。
刺史段思文大人负手而立,花白的胡须,微颤于风中。白发犹然困古城。可是,在老将军的身上,却找不到一丝颓然,有的只是凛冽的坚定。
望见一袭男装的我,他似乎并不惊奇,反倒捋须笑道,“风采不减当年。”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单膝行跪礼,道:“末将见过大人。”
他双手虚扶,轻叹道,“你可知?豫州刺史高士良、永州刺史萧世怡,二人震摄于周军势威,已经一齐献出豫州府悬瓠城,出城投降了北周大将权景宣。”
我惊然抬眸。他继续道,“非我不肯出兵至邙山相救,而是洛阳如今形势逼人。洛阳乃齐之重镇,一旦失守,周人就可长驱直入,邺城危矣,北齐危矣。我受神武帝派遣,驻守洛阳城多年,从来只有一个信念,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烈烈北风,呼啸于耳畔,眼前这位须发苍白的将军,一生躬履素俭,兢兢业业,对身后的这座城池,情感已经渗入到骨髓深处。一句,城在人在,城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