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网罗人才,其二是提供资金、设备来鼓励明创造。周博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个科学院一定能成为大宋朝最具象征的地方。

  监察司。眼下光化军最缺的就是人才,监察司其中的一个责任就是负责考核、提拔、任命和推荐人。除此之外,这个部门还兼备的一个纠察工作。直接对周博本人负责,其他人一概可以不理会。正是担心政府官员会贪赃枉法,老百姓敢怒不敢言,所以特设立这样的机构。不仅接受举报,还负责暗中监视官员的作风问题。

  贸易司。因为光化军处于两国交界,虽然现在宋朝和齐国是敌对关系,但是商人是唯利是图的,只要有财的机会,他们就会铤而走险。而周博当务之急最想要的就是提高光化军的经济。让光化军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所以开设这个部门,以官方的身份来给商人跨国贸易的保证。

  其实在宋朝和金国、西夏僵持的那段时间里,表面上是处于战争状态,但是私底下在国家交界的地方,依然会有一种被成为“牙人”的职业。“牙人”说白了就是中介商人,任何地方都有他们的身影。不过在国家边界,这些牙人所从事的就是联络两国的商人进行私底下的交易,然后从中抽取利润。

  现在周博成立贸易司,就是把“牙人”官方化了,由制置使府来担当牙人。

  本来周博还打算设立治安司、文教署和水利司,但是想到眼下光化军一片荒芜,以上七个部门都还是空无官员来担任的,再多设立这些部门也没用。治安问题,完全可以让军队来暂时负责,文教和水利等恢复了一定程度之后再6续开设。

  制置使府上拨出了七个小院子,将七个部门的门牌都挂了上去。

  可是整个制置使府上一片冷清,除了周博的亲卫之外,什么官员都没有。他不得不进行了一些临时的提拔,让担任前营准备将的李书评和总教头的李旭中,兼职募兵司的总长、次长,将募兵的任务交给了他们去办。另外他还将从临安跟随来的十三个工匠,挑出了两个灵活的人,担任科学院临时院长和副院长,让这两个人负责带领工匠们继续明创造。

  除了募兵司和科学院之外,其他部门只好先空着,虚位待贤了。

  这半个月,周博还在县城中找到了一个读过书的秀才。宋朝的秀才并不是因为通过了乡试而得到的称号,在宋朝科举中也没有乡试,只有州试、省试和殿试。秀才不过是对正在读书的人,或者有学问人的尊称而已。

  他让李旭中和李书苹两个读过书的人来帮忙自己打理内政,据李旭中自己所说,他本来五年前就想参加州试。结果因为战争的原因,朝廷礼部中断了一段时间的科举考试,因此让李旭中到现在都没机会应试。

  眼下李旭中的家在齐军撤退的时候被洗劫,父母也早在去年就去世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不过周博聘请了李旭中担任自己的幕僚官,负责一些文书上的事宜。

  有了李旭中和李书苹这两个帮手,虽然省了不少忙,但是周博还是忙的很不得自己不会分身术。因为其他五个司的工作几乎全部一个人在兼职。

  这天正午,周博在府衙里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望着面前桌案上的一大堆光化军损失的情况,简直一筹莫展。他这才现,自己只是一个适合打仗的料,竟然不会处理政事,这下可真是愁死了。

  半个月前,他便派人去找光化军以前的官员,结果这些官员要么是因为投降过齐军,担心被民众当作汉奸走狗打死,所以跟着齐军一起逃跑了;要么早在襄阳府失陷之前,就逃跑了,现在也不知道踪影。

  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