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西贝货
快的。

  趁着大家鉴定的时候,黑猫又让人把一本票据模样的东西分发了下去,孟子涛打开一看,只见纸张上印的字比较简单,除了拍品的序号之外,还有就是价格。

  可能有人觉得奇怪,难道这不是拍卖会吗?说对了,这还真不是拍卖会,这里古董的成交方式,采用的是暗标的形式,最后谁给的价格高,就是谁的。

  至于会不会因此而吃亏,想想翡翠公盘,大家就知道了。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到底有谁看上了自己喜欢的古董,而且也不知道对方出了多少价钱。这样一来,买家为了提高中标的机率,当然也就会写上更高的价钱。

  虽说,现场的人都是行业中的精英,价格也只会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会超出市场价格,但这些古董的来历,本来就有或多或少的问题,正常的成交价本来就比市场价要低。

  现在成交价能无限接近市场价格,甚至有可能会比市场价格要高,那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而且,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大家不会在拍卖过程中,因为争得太凶而起了矛盾,免得节外生枝。

  言归正传,现场大家或是自己鉴赏,或是请掌眼师傅帮忙鉴定,很快就轮到了下一位。

  轮到孟子涛他们,许建伟笑着说道:“老弟,今天我就靠你了,你觉得可行就可行。如果你看中了,也直接跟我说就行了。”

  孟子涛呵呵一笑,也没有说什么谦虚的话,拿起物件鉴定起来。

  有些百无聊赖的刘沂平注意到这一幕,稍稍有些惊奇,难道这个年轻人还是掌眼师傅,这许建伟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前文就说过,古玩这一行,最注重的就是眼力,而这要靠长期的积累才能获得,所以说,古玩的专家,基本上都是有些年纪的人,没听过,有人请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来当掌眼师傅的。

  别说刘沂平觉得奇怪,其他注意到这一幕的人,也都是差不多的想法。

  孟子涛可不会去管他们怎么想,他专心致志地观察着。

  第一件东西就是出土器,为战国时期的错银青铜鸟形顶饰,造形精美,工艺精湛,东西是真的,只是因为保存的关系,价值在八万左右。

  “怎么样?”许建伟问道。

  孟子涛给了一个可以的手势,许建伟就让人把东西传给下面一位。

  看到许建伟居然真以孟子涛的结论为主,刘沂平更加觉得不可思议了,许建伟就这么相信这位年轻的掌眼师傅?

  其实,孟子涛也问过许建伟这个问题,许建伟回答说,他相信郑宗先,既然郑宗先都说他厉害,那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显然,孟子涛并不相信许建伟的话,他觉得,就算许建伟和黑猫没多少瓜葛,也肯定调查过他,不然的话,哪会有人这么容易就相信别人?

  不提刘沂平等人的疑惑,过了半响,另一件古董传到孟子涛手中,这是一件瓷瓶,属于北宋邢窑,东西也是真品,价值和刚才那件青铜器差不多。

  等大家都鉴定过了,黑猫示意大家可以开始动笔写下自己的价格。

  这时,所有人都装模作样地写下标号和价格,哪怕自己不想要也都写了,这么做是为了混淆视听,大家心里都有些恶趣味,想要让别人多出一点钱,至于自己的朋友,总有办法通知。

  大家写好价格,就把纸张撕了下来,留下存根,交给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