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要想富,先修路
r />   原本因为没得到答案而不开心的朱瞻基这下子更不开心了:“你还想怎么样?若真是想快,当初我说走水路的时候你怎么不同意?”

  杨少峰道:“之前是不是说的带你体验民间疾苦?你在水路上能看得见什么?漕运还是海运?

  不过你也放心,等咱们回来的时候就走水路,到时候你自然能好好体验一番什么叫做众生皆苦。”

  被杨大少爷弄得有些懵逼,朱瞻基干脆问道:“你到底想说些什么?”

  杨少峰放下手中的茶杯,笑道:“我觉得应该修路!”

  先是向着窗外指了指,又指了指身子下的马车,杨少峰道:“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路修得好了,南北之间的财货流通便能加快,朝廷也就能收到更多的税,然后修更多的路,不管是运兵还是运粮,都将变得方便无比。”

  朱瞻基的眼睛一亮,随之又暗了下去:“说的倒是简单。

  想要修路,需要做的事情可不是你我动动嘴就行的,这需要涉及到工部和户部,甚至于还会涉及到兵部,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

  杨少峰点了点头,笑道:“理论上来说,确实如此,可是如果咱们想想困难就不想去做了,那以后谁还愿意修这个路?

  换句话来说,这事儿只能是朝堂上推动,然后地方上执行,最后才是百姓受利,然后反哺到税收方面,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极为艰难的过程。”

  见朱瞻基陷入了沉思,杨少峰忍不住又加了一把火:“我曾听人说过一句话,叫做我们不是等着看的那一代人,而是去做的那一代人。”

  刚刚还在沉思的朱瞻基忽然抬起头,一双眼睛都在发光:“这句话是什么人说的?倒是有道理的很。”

  杨少峰道:“这句话是一位叫做周树人的先生说的,只是这位先生喜好云游天下,轻易见不到他老人家的踪影。”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周先生果然大才!

  他说的不错,我们确实应该是去做的那一代人,而不是等着看的那一代人。”

  说完之后,朱瞻基忽然又沉默了下来,过了半晌之后才道:“只是修路这种事儿说起来容易,真要做起来却是难了。

  要想将路修得结实,除非是像秦直道一般,将土都蒸过再锤实,否则那些土里的种子加上雨水的冲涮,没几年的时间便会变成破路,除非年年都派人手维护。

  可是每年都派人维护的话,需要的人手和物力成本又太高了些,单凭朝廷又如何承担得起?”

  杨少峰却忍不住摇了摇头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等到了顺天府再告诉你解决办法。”

  说完之后,杨大少爷又指了指车外,笑道:“咱们先去扬州看看。”

  所谓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愿望,尤其是对于那些穷酸措大来说,十万贯哪怕换成不怎么值钱的宝钞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了,有钱之后去扬州见识见识所谓的扬州瘦马自然也是应有之意。

  但是杨少峰杨大少爷却是从来没想过见识什么扬州瘦马,尤其是见过了这辈子的未婚妻之后,杨大少爷就决定当一个守身如玉的翩翩佳公子。

  之所以带着朱瞻基跑到扬州来,是因为杨大少爷打算见识见识扬州这个试点。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