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间大炮?
emsp;虽然只有一发,但是人家保留随时射你一炮的权力!就跟持有核武器似的,不是非得打出来才叫本事,拥有这本事,本身就是本事!

  再说了,平时虽然不打炮,但是像安重荣那样重型狙击步枪似的常规射箭,也不是普通人可以挡下来的啊!

  所以,以耶律察割这种牛逼的人,不愿意带五千人反而愿意带一千人,是希望兵少的时候,战场动作更加灵活。

  耶律察割除了个人武力强大,在战场指挥和战场谋略方面也非常厉害,他并不喜欢平推式的横冲直撞,反而看了很多中原的战争书籍,什么三十六计啊,什么孙子兵法啊,简直倒背如流!你随便说出一个字,他能马上告诉你这个字在孙子兵法里第几页第几行!

  领兵打仗时间长的将领们,都知道打仗其实就是打个气势和时间差。

  跟打架一样,并不是谁的块头大谁就赢的,只有在正确的时间里,做了正确的动作,打到了对手正确的地方,自然就赢了。

  耶律察割认为,兵太多的话,行动起来就有太多的拖累,很多精妙的战术动作就没法执行出来了。

  嗯,这个......高人有时候会想太多,我们这些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

  契丹大军一个月前直扑太原时,是经过忻州的,所以对忻州周边地形也勘察过一遍。

  忻州城前的那条牧马河,宽度并不算太宽,上百公里的长度,总有几个浅滩可以骑马直接渡过的,这些浅滩的位置,早就被契丹军记录在案。

  耶律察割知道牧马河下游三十里左右有个浅滩可以渡河,于是便大手一挥,五千契丹骑兵轰隆隆地沿着河边,向东开去。

  骑兵就有这个好处,过河并不是一定要找小船小舟,反正马跑得快,只要知道哪里有桥或者哪里有浅滩,二三十里路根本就不在话下。

  一见契丹军动了,河对岸的几个侦骑也疯狂地快马向东跑去,去向东面正在走来的易州军报信。

  一个时辰以后,大队的契丹军便到达三十多里外的浅滩渡河处。

  河对岸便是一个叫做晋昌的小镇。

  上次契丹大军路过,已经在附近捋过一遍,此时早已人烟罕至,基本没有还能在战乱中活下来的百姓。还活着的人,要么逃进忻州城,要么就逃进大山里,整个小镇里一个居民都没有。

  但是现在小镇里虽然没有居民,却有一大批的军汉。

  这些就是比契丹军早十几分钟到达的八千易州军的步卒,已经进驻了晋昌小镇,凭借小镇里高低不平的地面和几十栋破破烂烂的小平房,正在建立一个临时的步卒阵地,另外还有两千轻骑兵在小镇后荒废的田地里待命。

  要说赵德钧这人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幽州军和易州军却算是防守在后唐皇朝北方边境河北一带第一线的边防军,这些唐军们跟契丹人以及渤海人打打停停几十年,早就打惯打熟了。虽然与契丹人作战还是输多赢少,但是那么多年下来却也能守住国土,防止契丹人从幽州一线进一步南侵。

  所以眼前这些易州兵看到了老相识的契丹军,并没有像其他唐军那样还没打就发怵,而是若无其事地自顾自在那里构建防御工事。

  对于这些易州兵而言,今天只是换个地方跟这些契丹人再打一仗而已!

  契丹人要过河,一定要跟守在晋昌小镇里的易州军打一打,易州军不退,你就别想往忻州那边走。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