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四方伏魔阵
�振武新城,你是知道的吧?不知汤俊汤兄是否愿意领头帮我建城?振武新城已经有三万朔州百姓移居过来了。汤兄可以先来当个县令,城池建成后,我向朝廷申请个刺史给你。朝廷里其他人不认识,让李专美李大人和卢文纪卢宰相来帮忙,还是没有问题的。”

  现成的三万百姓人口,全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全新的城市管理设置,还有刺史的官职!

  汤俊长长的马脸立刻憋得通红,双眼满是热切地转头看向他的老爹汤群。

  这诱惑实在太大了,人家汤俊本来这辈子的愿望就是做官,做大官,谁知阴沟翻船在京城混不下去了,才灰溜溜地熄了这条心,哪知眼前这军阀强人赵平赵将军冷不丁又将一顶刺史的帽子双手递了过来!

  三十岁的刺史啊!册那!老子干了!

  汤俊发红的眼睛已经说明了一切:老爹你不同意,我就立马断绝父子关系,改姓赵了。

  好吧,今年流年不利,两个儿子都到赵平那里去了,还随时都准备改姓,尼玛这是招谁惹谁了?汤家人要全家押注在一个刚冒起来的军阀身上?

  尽管满心的郁闷,老汤汤群汤大人,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又是一个晴朗的天气。

  趁着军队调动还需要时间,何大仙便按照原来的计划,带着十几个走狗,轻骑快马一路跑到了方山县。

  方山县的方位,在一个三岔路口的一个小山坡上,周边山峦起伏,地形复杂,常人在此经过,都会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以何大仙这种千年老妖,哪里会看不出来。

  离着还有两里路,远远看到山坡上的方山县城,何大仙便拉停了战马,先是静静远眺观察周边地势环境,再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向方山县。

  走到距离方山县城的那个斜坡坡底还有一里路时,何大仙就不肯再往前走了。

  这里是个“四方伏魔阵”!

  后面的振武骑兵们看到赵平赵将军突然停下战马,抬头看了半天,又低头思考了半天,还以为是赵将军在寻找之前赵桑与契丹人作战的战场。

  有一名当日参战的亲兵犹豫了一下,便靠上来低声说道:

  “将军,那日作战,车阵便摆在前面一里路的那块红土地上。”

  只见赵将军仿佛突然惊醒似的打了个冷颤,愣了一秒钟后便笑道:

  “无妨,我们在此歇息片刻。”

  于是便下马走到旁边一棵小树下,自己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

  看到赵将军坐下了,其他人稍微商量一下,有四骑跑开几百米去负责周边警戒,其他人也跟着下了马,去旁边的另外一棵树下呆着。

  刚才说了,何大仙一来就看出来这里有人摆了个“四方伏魔阵”,阵眼就是方山县背后三十里大山群后面的真武山。

  这个真武山后世被称作北武当山,山顶有座规模宏大的道观,供奉着真武大帝,是道教的主流全真派的圣地,也是金庸笔下全真教全真七子的来源。

  道家的祖师爷是老子,恰好老子姓李,所以唐朝尊崇道教,隐隐自喻为道家传人。当时各地的道观很多,真武山在唐朝时也是非常出名的一处道家圣地。

  只是,有人借真武山在方山县做了一个“四方伏魔阵”是何用意呢?

  何大仙八卦之心上来了,便想知道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