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干得好姓赵
��雅号。

  既然是“杨风子”,当然是除了皇帝不敢骂,看谁都是鼻孔朝天,不屑一顾。汤群这偏远山旮旯的一个小刺史,居然能求到杨凝式专门为他写了四个字,可见也是有点门道的。

  何大仙不由得对这汤群刮目相看。

  刺史大堂旁边有会客室,汤群便将赵平引进了会客室。

  会客室不小,正中一个茶几,左右两个太师椅,正对太师椅的前方,还有一溜两排客椅。两人便分别在两个太师椅坐下来聊天,下人奉茶。

  是不是觉得有点怪怪的?

  这小小汤群哪里来的胆子,敢与赵将军平起平坐?

  倒不是汤大人怠慢了赵平,虽然赵平赵将军很牛逼,但是在官阶上,岚州刺史与振武四面招讨使,却是平级的。

  后唐时期官阶复杂,官名有几百个,真的要仔细分析,恐怕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是大致的级别却是稳定的。

  一般而言,节度使大概就是省长的级别,刺史算是一个城市的市长,而振武四面招讨使,可以理解为振武省的武警部队总头目,从省里下来到了地方,算是与市长平级,大家的顶头上司都是振武节度使。

  可是,在后唐李从珂的时代,振武节度使被取消了,振武地区划归河东节度使掌管,所以这个时候,名义上汤群和赵平的顶头上司,是河东节度使。

  河东节度使是谁?石敬瑭啊!

  尼玛我们老板造反了,可是我们不想造反,没人来管我们了.....

  这么说下去就越说越乱了。

  所以,虽然现在赵平手里有兵,看起来更牛逼,但是公事公办的话,大家其实还算是一个平级部门之间的商议过程。

  可是,有人问,为什么张敬达又那么牛逼呢?

  张敬达不一样,他可是“太原四面招讨使”啊!前面的冠名可不是“振武”“河东”“成德”这类地区名字,而是一个超级大都市的名字。

  后唐三大都,长安是西都,洛阳是东都,而太原则是北都,这也是为什么坐镇太原的河东节度使这么牛逼的原因了。

  还没明白?举个栗子,成都军区和四川军区哪个牛逼?当然是成都军区了。

  成都军区的人来了,你得这样说话:“欢迎首长前来指导检查!”

  四川军区的人来了,你就可以这样说:“四川人民好,四川人民辛苦了,四川人民加油!”

  “振武四面招讨使”,只是一个省级的武警部队的厅级干部。而“太原四面招讨使”,却是一个国家级的野战部队的部级干部。能够在官名前面用大城市冠名,那才是真正的大官。

  所以说,赵平同志的升官路线,还早着呢!

  好了,我们废话少说,回到赵平收编岚州军这件事。

  收编是一定要收编的了,汤群虽然与赵平同级,也是挡不住的。可是怎么收编法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尼玛五个校尉全姓汤,这怎么搞?

  干脆全部打散了,跟朔州军互换吧。一共1500岚州军,留下500人,另外1000人与朔州军1000人对换调动。

  这下汤群不干了,我的儿子全部调往朔州,那不行,我们不干了,全部退役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