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3
  。肖寒笑了,这些车子,百分之百是准备来给大院里某个首长献爱心的,他们肯定不是首长家的“熟人”,瞧他们鬼鬼祟祟心慌意乱的难受样子,要么是临时抱佛脚,要么就是初上领导岗位的官员进行礼节性的拜访。很难说,他们也许和自己一样,是冲着唐浩天的生日而来的呢。他想着唐浩天多少有些与时宜不太合拍的古板脾气,只怕这些人连门都进不去就给轰了出来。他倒是不用担这份心的,他是唐家的熟客了。能成为省委书记家的座上宾,肯定是一种荣耀。想到这儿,他不觉地腰杆朝上挺了一些,心里平添了三分得意。

  省委大门设计得高大气派,朱红色的花岗岩在灯光的映射下透出来一份遮掩不住的高贵。这个大门,是唐浩天上任后拍板修建的。原来50年代初修建的四根方水泥柱组合成的大门,早就和这个城市不协调了,大约是谁都不愿担有钱没用到基层的名声,恪守着官不修衙的古训,这座大院,前后更换了七位主人,谁都觉得该修可谁都没动手修。唐浩天上任的第二天,在和省委、省政府处以上干部的见面会上就把这件事亮了出来,气度非凡地说:“省委,是全省的权力中心,代表着全省的形象,连修个大门都不敢拍板,怎么让全省人民相信我们有领导他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能力和魄力呢?大门不但要修,还要修一个让g省人走到省外,提起来就引以为自豪的大门。”唐浩天的这番话,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大门建成后,受到从领导到普通群众的广泛赞誉。说原来的破大门,早他妈该拆了。借大门的修建,唐浩天踢响了第一脚。每次路过这里,肖寒都要望门慨叹一番,“要是换成自己,敢不敢这样做呢?”

  把车子停好,肖寒走进传达室,值班员拨通了唐浩天家里的电话。电话是保姆张妈接的。唐浩天并未在客厅里陪早到的客人,那里,由儿子唐晓帆在招呼着,自己和妻子姚咏诗在书房里说话。他面前的茶几上,放着当天的报纸,在醒目的位置上,刊登着肖寒给希望工程捐款的巨幅照片,也不知是为山区的穷孩子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校舍了,还是为肖寒的义举而感叹,或是二者兼而有之,他接连用手指叩着桌面,连声说好。姚咏诗正要说什么,张妈敲门进来,说:“唐书记,瑞达公司的肖寒来了。”

  欲望之门 第一章(8)

  唐浩天“噢”了一声,正要开口说话,姚咏诗抢先站起来,说:“张妈,让他进来吧。说起来,他也算是唐家的常客了。”张妈答应一声出去后,又对唐浩天说:“老唐,你先坐着,我出去瞧瞧。”

  接到同意的电话后,值班人员翻开一个厚厚的登记本,开始给肖寒办理进门的手续,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证件、何种事由、会见何人、何人同意,逐项认真地审验、填写完毕后,才开给通行证。在大门两边执勤的武警战士,持枪虎视眈眈地立在那里,车子走近,小红旗“刷”地劈了下来,停车,验证,一切无误后,手中的绿旗一挥,这,才算可以迈过这道门坎了。第一次进这里的人,都会忍不住心跳上半天的。进了大门,向西拐,一道粗钢筋焊成的篱笆墙,一个小门,车子又停下,验证无误,警告不准鸣喇叭车速不准超过五公里小时后,车子缓缓进入静寂、神秘的常委家属院。像迷宫一样,里面坐落着一个又一个的小院。院与院之间是一条笔直的水泥路,两边是齐腰高修剪得体的冬青树,进来后头一个路口朝南拐,走到尽头,并排两座相较明显高大一些的楼,左边一座就是唐家,右边那一座唐晓燕告诉过他是省长徐世鸿住的。车停在一边,上前揿响门铃,不一会儿,保姆张妈走过来把门打开了,肖寒下意识地整了一下衣服,才小心地走了进去。一进门,不由愣怔了一下,没想到,姚咏诗会独自一人饶有兴致地立在院子里观赏花坛里的绿草,脚下稍一迟疑,肖寒赶忙走了过去。

  姚咏诗离开唐浩天下楼来到客厅,在一片亲切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