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2
么值得带走的。

  江珺找出一条新的大毛巾,说:“只好用这个再擦擦干了。没有吹风机。明天带你去买。”拍拍新铺的床,“晚上你就睡这里了,以后这个就是你的房间,我就在你隔壁。”

  他让她过来坐在身前,帮她擦干湿发,她的头发很多且养得很长,只是发色不够黑。身量也瘦小,想来是营养不足,他知道老太太最是俭省。

  他给她熄了灯,“好了,安心睡吧。明天我们要做很多事。房门不关,有事就叫我。”

  待走出房间,江珺苦笑,一个决定容易做,但往后的事情千头万绪,生活多少繁琐。何况一个年轻的单身男人,带着一个小女孩,他笑自己太过轻率了。

  但这时他已不容许自己推诿,不能背信弃义。

  她的景况他看在眼里,沉默,乖巧,可怜,像当年的他,他懂得她的无助凄惶。他告诉自己要对她好一点,现在他是她唯一的指望。

  第三章

  5

  带江玥到祁宁时,江珺已经过了他事业最艰难的草创期,进入最繁忙的转轨开拓期。

  大学毕业,江珺没有服从学校分配,来了祁宁接手江舟留下的恒洲贸易。虽然大学四年寒暑假都跟着江舟跑,但他心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能再走老路。

  像所有同时代的创业者一样,江氏兄弟有着一个十分卑微的开始,很多时候他们是把身家性命都押上,豪情一搏。在转型的时代,法制的滞后和对灰色行为的宽容让恒洲获得生机,但让它在之后大变革中的存活下来,并日渐壮大,依靠的是他的这份清醒。

  江珺是那种直觉很好的人,这应该是草根出身却获成功的企业家共有的天赋。当年因着祁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境外的服装烟酒,小家电,小五金被偷运进来,祁宁因此而成为远近闻名的私货集散市场。到江珺接手生意时,他渐渐停掉走私倒卖这种原始的贸易方式,建起了一个商品交易中心,这就是日后蜚声中外的祁宁小商品城的前身。不久他又涉足零售业,在沿江各省市开起永宁连锁百货。到土地制度改动,江珺拍了城西两块住宅用地,开始介入房地产业。八十年代末正值国际航运市场全面低迷,许多船东破产船只贱卖,江珺收购了几只,一只重吨位的在不久航运业复兴时转手卖出,大赚了一笔,小吨位的自己用来跑内河沿江贸易,渐渐地做起了航运生意。

  那个时期江珺是什么行业赚钱做什么。只是他有意识地将恒洲转变为一家规范的企业。

  江珺像陀螺一样忙转不停,他把自己的状况解释给江玥听,问她是要在学校寄宿还是住在家里,他说,“其实你跟着我并不合适”。他说这话的时候并无意识,不知道在江玥听来有多惊恐。

  那晚,他听到江玥房间里传来呜咽声,她分明在睡,但哭得很悲伤。

  她刚来的时候常常如此,睡梦里哭得凄惨。他听到,便推门进去坐在她身边,拍拍她。她会醒来,双眼空洞地望着天花板,说做梦了。

  这次他也摇了摇她,江玥朦胧里转醒来,扒着他的手,几近哀求地说,“你别赶我走,你别赶我走。”江珺听了很动容,从此再也不提这话。

  江珺忙公司的事,江玥上自己的学。家里请了一个保姆,每日打理家务,做中午、晚上两顿饭。

  江玥不觉得被疏忽,也不觉得孤独。

  江珺在祁宁时,有时放学得早,她便到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