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国家的根本
  “刘大姐,有点事想请教一下。”党为民之前不着声色的拍了一会儿刘姐的马屁,乐得她笑得是花枝乱颤。</p>

  刘姐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胖嘟嘟的圆脸,成天是笑眯眯的,脾气很好。虽然她在市商业局当科长,却没有什么架子,据说是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才决定学开车的。她对党为民的印像也很好,人很谦和说话客气,时不时教教自己开车的小窍门。</p>

  “这么客气干嘛,说说看。”</p>

  “办一家公司怎么走流程?”党为民问。</p>

  “多大规模的?什么行业?”刘姐上下看了看党为民,“你们家里要开吗?”</p>

  “规模不大吧,现在也说不准,人数一二十个,主要搞点机械设备的销售,恩,还有一些汽车配件也能生产。”党为民盘算了半天,觉得这样报比较合适。</p>

  刘姐想了下道:“汽车配件的话,如果是生产,1o万元注册资本就行,不过你要搞销售的话,必须在3o万以上,否则是开不了国税票的。”</p>

  这倒是出乎党为民的意料之外,“销售的话注册资本比生产还高?”</p>

  “不过你要不想注册花那么多钱也可以,我帮你上一个研究中心类的,也可以。”刘姐认真的回答,“贸易公司有租赁合同就能当场地来用,如果是生产型公司就必须有厂房了,这个必须有。”</p>

  “啊!还得要厂房啊。”党为民还没有想到这么麻烦。</p>

  刘姐笑了,“不用那么着急,现在许多生产型公司根本没有厂房,都是号称oe的,直接外包。如果是你的话,我帮你忙,对付检查就成了。等考完之后,我再仔细跟你说说。”</p>

  “真是谢谢刘姐了。”党为民很真心的感谢。</p>

  “其实你不如搞研究型的公司,那样注册成本底些。”楚健突然插话了,用手往上推了推眼镜,“现在我在运作这个,其实挺简单的。”</p>

  “那你不卖你的小松挖掘机了?”</p>

  “我卖一台才给我2ooo元提成,老板挣多少我就不说了。关键是一个月卖不了台,有时淡季只能卖一台,简直要饿死人的。”楚健限感慨,长吁短叹。</p>

  党为民知道这小子一直心理不平衡,他念完国内的一所机械工程博士,但找工作一直不顺利,出国的话,父母年纪大了,扔在国内又不放心。沦落到卖机械设备正是一肚子怨气。于是接着话头问:</p>

  “搞研挣钱?不是搞贸易省劲吗?”</p>

  楚健听到这话有些激动,“是省劲了,全国都在搞省劲的。你不看看现在全国的机械制造,都什么水平?”</p>

  刘姐插了一句,“不是挺好的么,国家统计数据中机械设备出口挺多的。”</p>

  楚健一脸的不屑,“好个啥呀。国内生产的设备都是外围,内部核心不是根本造不出来就是水平特别低。关键部件都是进口,然后套上个国产外皮,整个就是糊弄老百姓的。”</p>

  党为民和刘姐都沉默了,国内的机械制造水平不高,谁都能了解一二,比如许多所谓国产汽车,动机有几台国产的?过了一会儿,刘姐叹气,“都是外国搞技术封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