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粮秣稀韩俊难兴兵
emsp;韩俊叹了口气,为气数已尽的大汉,也为可怜的小皇帝。扭头问沮授道:“关中之地,经此战乱之后,已经是荒无人烟,凋敝不堪,不知公与先生有何建议?”
沮授稍作沉吟之后回答道:“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成就了赳赳老秦男儿的不败神话,也成就了高祖皇帝的千秋基业。因此,授以为,关中断不可落入他人之手。承蒙主公器重,以授为司隶校尉,那重兴关中之地,我便责无旁贷!”
韩俊点了点头,沮授的话,也正是他想说的,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地盘太大,韩俊自然也不例外。如今的关中虽然看上去糟糕透顶,但底子还在,只要得一能臣坐镇,未必不能重现昔日关中之荣光。
韩俊拱了拱手感激道:“如此,就辛苦公与先生了!”
“锦荣,你愿助我,是我之荣幸!所以,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便是留在关中,辅佐公与先生。第二,便是跟我回返幽州,准备来年对辽东作战。”
新婚蜜月中的韩俊,之所以飞马赶到河东来,原因便是收到了消息,当场便欣喜若狂,狠心抛下了三位新婚的妻子。
张绣,降曹之后便好似没了音讯,但那是为尊者讳,史学家为了维护曹丕光伟正的形象而刻意淡化了张绣的存在感。
事实上,张绣不管是降曹之前还是归曹之后,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狠角色。
降曹之前,自不用说,仅凭宛城一地数千兵马,便能给曹操带来巨大的麻烦。而这,也为他日后的悲惨下场埋下了一个伏笔。
归曹之后,官渡一战中张绣大为出彩。虽然史书中并未提及他的具体战功,但军队是个最讲规矩的地方。若是张绣无功而受禄,曹操帐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所以,张绣引军来投,对于韩俊而言,给他带来的巨大惊喜,并不啻于当初张燕归降之时。
张绣能够感觉到,韩俊对他的器重,也让他的心中一荡,纳头便拜道:“罪将全凭主公吩咐,绝无二话!”
韩俊连忙扶起张绣笑道:“若是把锦荣留在关中,虽然能够震慑宵小,但却有点屈才了。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把锦荣带到辽东战场上,那里,才是更适合你的地方!”
如此,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俊尽收司隶之地。虽然,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司隶。但是,就连曾经的苦寒并州都能让韩俊打造成塞上江南,底子根基要好上太多的司隶,又怎么可能一直衰败下去呢?
幽州牧府,韩俊军事集团的高级军事会议,参与进来的,只有寥寥数人。
荀彧,郭嘉,贾诩,以及在之前的柳城保卫战中初露锋芒的阎柔,再加上韩俊,五个人团团坐在一起,而并没有主次之分。
韩俊对于这些细枝末节并不是很在意,郭嘉就更不会在意了,荀彧虽然以为不妥,但劝说了几次不见效果,再加上他自己逐渐的也适应了这种风格,因此也就不再反对了。
时值盛夏,韩俊命人在府院中建造了一座竹楼,四面荫凉,凉风徐徐,虽身处夏日倒也不会感觉太过炎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对于征伐辽东,韩俊首先就要听取荀彧的意见,若是荀彧那里通不过,后面的步骤也就不需要再进行下去了。
荀彧对于这个问题显然也是有过思量计算了,因此立即就回答道:“虽有主公改良之曲辕犁,但幽州多是新垦生田,产量有限。而并州今年旱情较为严重,预计相比较去岁会有大幅路下滑。又因为需要运粮接济司隶等
沮授稍作沉吟之后回答道:“关中之地,沃野千里。八百里秦川成就了赳赳老秦男儿的不败神话,也成就了高祖皇帝的千秋基业。因此,授以为,关中断不可落入他人之手。承蒙主公器重,以授为司隶校尉,那重兴关中之地,我便责无旁贷!”
韩俊点了点头,沮授的话,也正是他想说的,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地盘太大,韩俊自然也不例外。如今的关中虽然看上去糟糕透顶,但底子还在,只要得一能臣坐镇,未必不能重现昔日关中之荣光。
韩俊拱了拱手感激道:“如此,就辛苦公与先生了!”
“锦荣,你愿助我,是我之荣幸!所以,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便是留在关中,辅佐公与先生。第二,便是跟我回返幽州,准备来年对辽东作战。”
新婚蜜月中的韩俊,之所以飞马赶到河东来,原因便是收到了消息,当场便欣喜若狂,狠心抛下了三位新婚的妻子。
张绣,降曹之后便好似没了音讯,但那是为尊者讳,史学家为了维护曹丕光伟正的形象而刻意淡化了张绣的存在感。
事实上,张绣不管是降曹之前还是归曹之后,都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狠角色。
降曹之前,自不用说,仅凭宛城一地数千兵马,便能给曹操带来巨大的麻烦。而这,也为他日后的悲惨下场埋下了一个伏笔。
归曹之后,官渡一战中张绣大为出彩。虽然史书中并未提及他的具体战功,但军队是个最讲规矩的地方。若是张绣无功而受禄,曹操帐下的那些骄兵悍将又怎么可能善罢甘休?
所以,张绣引军来投,对于韩俊而言,给他带来的巨大惊喜,并不啻于当初张燕归降之时。
张绣能够感觉到,韩俊对他的器重,也让他的心中一荡,纳头便拜道:“罪将全凭主公吩咐,绝无二话!”
韩俊连忙扶起张绣笑道:“若是把锦荣留在关中,虽然能够震慑宵小,但却有点屈才了。所以,我还是更倾向于把锦荣带到辽东战场上,那里,才是更适合你的地方!”
如此,不费吹灰之力的,韩俊尽收司隶之地。虽然,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司隶。但是,就连曾经的苦寒并州都能让韩俊打造成塞上江南,底子根基要好上太多的司隶,又怎么可能一直衰败下去呢?
幽州牧府,韩俊军事集团的高级军事会议,参与进来的,只有寥寥数人。
荀彧,郭嘉,贾诩,以及在之前的柳城保卫战中初露锋芒的阎柔,再加上韩俊,五个人团团坐在一起,而并没有主次之分。
韩俊对于这些细枝末节并不是很在意,郭嘉就更不会在意了,荀彧虽然以为不妥,但劝说了几次不见效果,再加上他自己逐渐的也适应了这种风格,因此也就不再反对了。
时值盛夏,韩俊命人在府院中建造了一座竹楼,四面荫凉,凉风徐徐,虽身处夏日倒也不会感觉太过炎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对于征伐辽东,韩俊首先就要听取荀彧的意见,若是荀彧那里通不过,后面的步骤也就不需要再进行下去了。
荀彧对于这个问题显然也是有过思量计算了,因此立即就回答道:“虽有主公改良之曲辕犁,但幽州多是新垦生田,产量有限。而并州今年旱情较为严重,预计相比较去岁会有大幅路下滑。又因为需要运粮接济司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