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群英会
��就算提前答应了,那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这种事情一定要靠诚意。

  而在成绩出来之前,稍微打个时间差表明态度,好歹也是个人情。

  袁教授估计,要是一会儿顾玩的成绩只是比东海大学分数线高个仅仅三五十分、勉强过清华或者中央科大,那还是有可能看在他承诺的额外资源、和提前示好的诚意,来东海大学的。

  “你们的好意,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真是荣幸。不过我觉得,我的分数应该可以在更好的大学,也拿到同样的资源优待,所以,还是等等结果吧。”顾玩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对方表示可以等一会儿。

  袁教授也算是个大忙人,而且目前手头科研很紧。他能抽出这么多时间,还等顾玩出分数,那已经不是光靠惜才可以解释的了。

  其实,他也是看在拉拢一个顾玩,对于以后那些没什么商业前途的排骨科研项目拉经费,会有点帮助。

  毕竟顾玩还有一些知识产权交易和风投领域的亲戚的嘛。

  为了防止场面尴尬,袁熊只坐了五分钟,把李双叶泡的茶喝了半杯,就忍不住起身走动。

  双方本来就是被请进书房聊的,顾玩之前码字的电脑也没关。

  袁教授瞥了一眼,礼貌地确认:“这是你在写东西?”

  顾玩坦白回答:“考完这两周,没什么学习任务,浑身不自在,就瞎琢磨,去州天文台做了些观测,写点心得——对了,如果有机会的话,不知道能不能烦请袁教授您帮个忙,我想多申请一些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时数。”

  袁熊是搞铯原子钟的,也是卫星上用的东西,所以尽管他是物科院的教授,但是跟天文学宇宙学方面的学界人士关系也非常密切,交情盘根错节。

  听说顾玩那么热爱学习,他的爱才之心更甚,主动追问:“你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我看看导言你不介意吧?”

  “当然,随便看。”顾玩很慷慨,因为他这个导言只是一个试验设计的初步思路,但别人绝对剽窃不了的。

  他敢先写这个,都是经过处心积虑算计的。

  袁熊就看了起来,仅仅几十秒,就微微一惊:“你写的是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度的进一步测量?这么宏大的课题,你一个应届生掺和什么?”

  顾骜掺和这个观测,当然是为了尽快刷出学界声望了。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多好多宏大的课题啊。

  只可惜,蓝洞星人的宇宙学,只是比地球落后了二三十年,所以定义阶段的功劳,已经被这个世界的科学家发现了,顾玩没法截胡。

  这玩意儿解释起来很长,顾玩的研究还没深入展开,暂时就不花过多篇幅描述。

  诸位看官只要知道一点:这东西很重要,而且在袁熊眼里,觉得顾玩肯定是没法完成的。

  有多重要呢?

  一句话,地球人是1965年前后,几个美国科学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物理量及定义的,并且提供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然后因此在78年拿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蓝洞星上,88年的时候也有几个大洋国科学家,终于观察到了这个东西,并且定义了,仅仅比地球人晚了23年。

  所以发现的功劳是抢不到的,顾玩只是奔着“进一步精确测量”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