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陆上海上
��
“我是尾张的加藤清正,我是第二军团的主将,明军的主将可敢和我单打!!”
他一边挥刀,一边大声的叫喊,可没有人去理会,冲杀了几步,一名铁甲骑兵直接冲撞了过来。
马匹虽然跑的不快,可冲力足够大了,加藤清正想要挥刀格挡,却已经来不及,被那骑矛直接刺入了胸口,带着人向后十几步,尸体从长矛上滑落,一名义勇骑兵过来下马直接砍掉了脑袋。
王通已经停住了冲杀,在一干亲卫的护卫下在边上观阵,加藤清正大声吆喝他隐隐约约听到,转头问亲卫说道:
“刚才是不是有人吆喝,说什么来着?”
“属下不知,通事还在后队,要不要叫到这里来。”
“小事情,一切战场为大!”
王通根本不怎么在意,他只是在这里看着战场,第二军团的前部也是步卒,尽管加藤清正给他们下令快速突进,可还是毫无悬念的被马三标率领的虎威军马队赶上,那边的杀戮并不比结束的晚多少。
现在的战场就是修罗场,是血腥的地狱,当然这是对倭寇来讲的,骑在马上的明军骑兵,女真骑兵、义勇骑兵都在欢快的看着他们的脑袋,王通在战前就有命令,不留俘虏,全部格杀勿论。
第一次冲击之后,许多队形都是被打散,武士和足轻们漫山遍野的溃逃,到了现在,已经看不到什么逃跑的步卒了,骑兵们的杀戮也快到了结束的时候,除了虎威军自家的马队之外,其余的骑兵已经开始下马搜检尸体上的金银财物。
倭寇军队身上没什么油水,朝鲜也是个穷地方,搜检出来的东西的确不多,不过总比没有强,倒是虎威军马队一干骑兵肃然在一旁修正列队,从军将到兵卒都是用很鄙视轻蔑的眼神看着这些战友。
“和海西那些人把首级银子结清,倭寇各军各队的认旗和马印都拿着,兵器交给后面的辎重队收检,首级就地筑京观,其余的烧干净了!”
王通在马上下达命令,沉吟了下,王通又是开口说道:
“快马传信给李虎头,禁军大队做好南下的准备,不要松懈。”
******************
朝鲜的四月间,靠近大明的地方已经是春暖花开,更向南的区域已经是很暖和了,海上更不要说,若是往曰,行商打渔的时候已经到了。
现在可不同从前,朝鲜半岛周围的海面上已经没有什么商船和渔船敢于出现,因为在海上同样是打的热火朝天。
相对于懦弱不堪的陆上的兵马,朝鲜的水师却打的有声有色,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按照大明的官衔来说,也就是水师提督的意思,这位老将颇为有能,当时倭寇大举渡海,事出突然,朝鲜水师没有得到消息,只能是暂时躲避。
李舜臣几乎是将全罗道的战船全部带了出来,倭寇在朝鲜的攻略仅仅是占据城市,扫荡地方,对于港口的,特别是釜山以外的港口关注不大,朝鲜水师还可以在自家的港口上进行补充给养人员的活动。
相对于陆上朝鲜军队克扣军饷,兵器老旧,兵卒毫无士气而言,朝鲜水师保持的一直是不错,从装备到士气一直都还不错,这是因为朝鲜遭受倭寇祸患要比大明早许多年,有时候根本不是什么倭寇侵袭,干脆是九州的大名带着军队过来抢掠,被洗掠太多次了,偏生朝鲜南边还是主要的产粮地,不容有失。
所以朝鲜小朝廷花费了很大力气打造了一支水�
“我是尾张的加藤清正,我是第二军团的主将,明军的主将可敢和我单打!!”
他一边挥刀,一边大声的叫喊,可没有人去理会,冲杀了几步,一名铁甲骑兵直接冲撞了过来。
马匹虽然跑的不快,可冲力足够大了,加藤清正想要挥刀格挡,却已经来不及,被那骑矛直接刺入了胸口,带着人向后十几步,尸体从长矛上滑落,一名义勇骑兵过来下马直接砍掉了脑袋。
王通已经停住了冲杀,在一干亲卫的护卫下在边上观阵,加藤清正大声吆喝他隐隐约约听到,转头问亲卫说道:
“刚才是不是有人吆喝,说什么来着?”
“属下不知,通事还在后队,要不要叫到这里来。”
“小事情,一切战场为大!”
王通根本不怎么在意,他只是在这里看着战场,第二军团的前部也是步卒,尽管加藤清正给他们下令快速突进,可还是毫无悬念的被马三标率领的虎威军马队赶上,那边的杀戮并不比结束的晚多少。
现在的战场就是修罗场,是血腥的地狱,当然这是对倭寇来讲的,骑在马上的明军骑兵,女真骑兵、义勇骑兵都在欢快的看着他们的脑袋,王通在战前就有命令,不留俘虏,全部格杀勿论。
第一次冲击之后,许多队形都是被打散,武士和足轻们漫山遍野的溃逃,到了现在,已经看不到什么逃跑的步卒了,骑兵们的杀戮也快到了结束的时候,除了虎威军自家的马队之外,其余的骑兵已经开始下马搜检尸体上的金银财物。
倭寇军队身上没什么油水,朝鲜也是个穷地方,搜检出来的东西的确不多,不过总比没有强,倒是虎威军马队一干骑兵肃然在一旁修正列队,从军将到兵卒都是用很鄙视轻蔑的眼神看着这些战友。
“和海西那些人把首级银子结清,倭寇各军各队的认旗和马印都拿着,兵器交给后面的辎重队收检,首级就地筑京观,其余的烧干净了!”
王通在马上下达命令,沉吟了下,王通又是开口说道:
“快马传信给李虎头,禁军大队做好南下的准备,不要松懈。”
******************
朝鲜的四月间,靠近大明的地方已经是春暖花开,更向南的区域已经是很暖和了,海上更不要说,若是往曰,行商打渔的时候已经到了。
现在可不同从前,朝鲜半岛周围的海面上已经没有什么商船和渔船敢于出现,因为在海上同样是打的热火朝天。
相对于懦弱不堪的陆上的兵马,朝鲜的水师却打的有声有色,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按照大明的官衔来说,也就是水师提督的意思,这位老将颇为有能,当时倭寇大举渡海,事出突然,朝鲜水师没有得到消息,只能是暂时躲避。
李舜臣几乎是将全罗道的战船全部带了出来,倭寇在朝鲜的攻略仅仅是占据城市,扫荡地方,对于港口的,特别是釜山以外的港口关注不大,朝鲜水师还可以在自家的港口上进行补充给养人员的活动。
相对于陆上朝鲜军队克扣军饷,兵器老旧,兵卒毫无士气而言,朝鲜水师保持的一直是不错,从装备到士气一直都还不错,这是因为朝鲜遭受倭寇祸患要比大明早许多年,有时候根本不是什么倭寇侵袭,干脆是九州的大名带着军队过来抢掠,被洗掠太多次了,偏生朝鲜南边还是主要的产粮地,不容有失。
所以朝鲜小朝廷花费了很大力气打造了一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