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见高仿?
�成就感。

  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稀世罕见。

  刘掌柜感叹道:“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这就是当时吴邦佐造的宣德炉,他是高手巧匠,也是冶炼、铸造宣德炉的督造官,还是炉式、款式、色种的设计者。后来为宫廷的宗庙社堂,铸造了大批铜器,同时还私铸铜炉出售,皆精妙绝伦,为世人十分珍贵。”

  吴天缘故意把玩着一个铜炉笑道:“所以您这三个绝对都是明代宣德炉,但我认为不是宣德三年的那一批,根据我发现的这本吴邦佐编撰的铜炉谱,再对照这个的纹饰,是不是一样?”

  刘掌柜按照吴天缘所指的地方,仔细对照了一遍,果然一模一样,看来自己的确不是宣德三年的那一批。

  看见刘掌柜失望的样子,吴天缘安慰道:“就算不是宣德三年,吴邦佐宣德炉已经是难得一见。故宫都藏有吴邦佐款象耳三足铜炉,周身呈墨绿色,无纹饰,宛然似一道釉宋窑瓷器,光彩照人,铸作精工。另一件铜嵌金片兽耳瓶,铜色青红纯正,通体嵌金片,肩部有双兽活环耳,底刻剔地阳文“吴邦佐督造”款。这三件铜器,皆为邦佐铸铜的代表作。”

  “今天真是开了眼!吴老板果然不愧为鉴定高手,就连这么珍贵的炉谱都有,那您看?”

  “这样吧,您的宝贝是好东西,我也想要,明人不说暗话,我最多能出九百万,三个!”

  刘掌柜一阵犹豫,五千万宣德三年是不亏!不过自己的是吴邦佐后仿,存世量还是有一些,前年拍卖的几个都是两百多万成交,吴天缘这个价钱也算公道。

  “好,是您的了!”

  钱货两清,吴天缘送走刘掌柜,心里一阵狂喜,暗道:“哈哈,又捡漏了!九百万买到两个宣德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