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上疏
��下不少军功,这才被陛下调任苏松巡抚,主持抗倭大局,这样的老臣,又如何会被一个黄口孺子的信口开河所误导呢?既然朱纨还是上疏了,只能说,他也认为这样做是可以的。”

  听了严嵩的话,夏言看了严嵩一眼,便把目光移开,开口道:“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只是,郑光不过一举人,年不过十七,如此年轻就被陛下和朱纨如此器重,恐怕对他的未来不太好,更何况他还是今科举人,明年二月就要赴京参加会试,此时此刻还要帮朱纨练兵,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考试吗?

  老夫倒不是说他一定是信口开河,就凭他能用苏州兵斩首一千五,老夫也会对他另眼相待,只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突然的提拔,对少年人并不是好事,但愿他能考取进士,甚至是被选庶吉士,这样的少年人,要多在翰林院里磨练一些时日,才能真正的大用。”说着,夏言再次拿起一封奏疏,看了几眼,顿时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连忙把奏疏合上,这才看到了奏疏外面刚劲有力的五个大字——请复河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