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阴谋论者
赐内容了,夏言深思了一会儿,便开口道:“武将加爵,文官升职,范庆是嘉靖十四年的进士,原本是苏州知府,五品衔,不如升一级,挂兵部侍郎四品衔,念其有胆略有兵略,可让其兼任苏松兵备,将苏松一代的抗倭事宜担负起来。”

  嘉靖皇帝微微点点头,询问严嵩:“严阁老,你看呢?”

  严嵩立刻表示:“臣无异议,范庆这样的人才,是该重用。”

  嘉靖皇帝收回目光,微微思考了一下,才缓缓说道:“朕也觉得这样差不多,这样的大功,是该好好赏赐一下,人才也要重用,能和倭寇对着干,胆略的确是不错,那先这么草拟着,等功劳核实完毕,就这么赏赐,至于郑光那个小举人,这倒是有些难办了,不是官身,还是举人,如何赏赐为好呢?”

  夏言说道:“老臣以为,郑光既然能考取南直隶的第二名举人,显然学识上佳,若是赐他官位,反而耽误了他的科考,有些不美,如此年轻俊杰,应当让其在科举正途上继续征战,考取一个进士,才算是正理。”

  嘉靖皇帝点头道:“这样说也有道理,能在南直隶考第二名,想来的确很有些水平,继续考下去也是对的,那就不另外赏赐了,可是,毕竟是谋主,还是主将,小小年纪也能斩首十三,的确是有勇有谋,这样的少年俊杰,朕可是很久没见过了,要是不赏,恐怕不太好吧?你们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严嵩眼珠子一转,开口道:“陛下,臣听闻郑光之父郑微七年前死于倭乱,原因是为掩护数万苏州百姓逃脱倭寇追击,只身以火引开倭寇,救下数万人,之后被倭寇残忍烧死,甚为壮烈,而当时朝廷并未知道内情,只是时任苏州知府和吴县知县给予一些奖励和优待,既然此番郑光立下大功,倒不如追封其父,陛下可赐字一幅,朝廷为其拟定谥号,也好使郑光感受我皇天恩浩荡。”

  嘉靖皇帝点了点头:“恩,这样好,这样也好,那,先这样预定着,你们去看着办,等倭寇首级运抵京城,你们仔细点数,不得有丝毫差错,否则,朕惟你们是问!”

  夏言和严嵩一同行礼:“臣遵旨,臣告退!”

  嘉靖皇帝一挥手:“去吧!”

  夏言和严嵩退出之后,嘉靖皇帝的眼睛又习惯性的眯了起来,拿起那份被他放下的奏报反复看了几遍,然而轻声对黄锦说道:“去把陆炳给朕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