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京城见闻(二)
/>
倒是有茶客脑洞大开,议论着如果胡骑入侵,可否在边关摆上数百只取暖炉子,布下毒烟大阵,将胡人全都薰死--郭大路要是在场,一定赞这位老兄有先见之明,21世纪的雾霾可不就是这样来的,只不过数百只取暖炉是不够用的,总得由郭大路带领大李朝进入四个现代化,才能将污染搞得这样严重。
这个馊主意顿时引来一阵嘲笑,那胡骑来去如风,还不等毒烟飘到,早就去远了。
楼下的泼皮少侠等换了个地方,继续演示取暖炉的不慎使用的危害,这时,又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却是一队马车,那马车上高高的堆着许多东西,居然用麻布盖得严严实实,显然极为珍惜,看那车上插的旗子,居然是太子农庄上的。
张四奇道:“这一车车又是什么狼亢货色?居然由太子府卫士押运?莫非是什么金银财宝?”
一语未落,咯吱一声响,却是一辆马车的轮子卡在了一道石缝中,生生折断了,哗拉,大车倾倒,麻布下的东西纷纷滚了出来,却是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泥球。
张四瞠目结舌:“一堆泥疙瘩居然由太子府卫士武装押送?这、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就在这时,四下里的闲人发一声喊:“神豆!是亩产万斤的神豆!快抢快抢!”顿时街头一群人挤成一团,撅着屁股乱扒。太子府的卫士们怒骂着用刀鞘抽打,好不容易才将闲汉们赶走,但是依然有不少神豆丢失了。
张四一拍手掌:“原本这就是昨儿起就传得神乎其神的神豆?这模样也不咋的啊,当真能亩产万斤?”
李三道:“这却是千真万确不过,我的丈人家的三小子的二姨父,就在御花园里做个小工,他昨日是亲自看着万岁爷种下神豆的,玉瓶净水那么一洒,乖乖,地里一下子钻出好多神豆来,一过秤,虽然达不到万斤,可也有七八千斤!”
张四喟然长叹:“民以食为天,咱们大李朝有神豆显世,庇佑天下百姓,必保江山万万年。”
咣咣咣,有衙役敲着锣吆喝着:“众良善百姓,闲杂人等听着,为贺天降神豆祥瑞,圣上有旨,三天内与民同庆,金吾不禁。”
茶楼里众茶客少不了又连连称颂,其实京城的夜生活是极丰富的,象八大胡同等地都是通宵营业,只不过过了明路总是好事,要不然,撞上巡夜的,少不得还要塞几分银子才肯放行。
李三和张四又闲扯了几句,这才晃晃悠悠回了家,李三回到家中,看到管事的居然带回了三只取暖炉,原来那管事的机灵,看后隆村雪糖铺子里的取暖炉子供不应求,干脆也不排队了,专门等在外面,有那买了取暖炉子的,就上前加价收购,还真有人贪这小利,出手相让的。
李三家里有的是钱,根本不在乎这些小事,大大夸了一番管事会办事,当下在自己房中架了一个取暖炉,另一个送到高堂父母那儿,还有一架却不知该放哪里--因为府里妻妾众多,无论放谁屋中,另外几个必定是要吵闹不休的。
倒是管家出了个点子:“大爷,剩下的那个取暖炉子,不妨就装在新盖的浴室吧。”
李三一拍大腿:“呦,这个办法好!”
这新盖的浴室,又是后隆村雪糖铺--其实以如今买卖的各种东西,早就该叫杂货铺了,可因为以卖雪糖起家,所以大伙儿还是习惯叫雪糖铺--推行的新花样。那浴室上下全用雪一样的瓷砖铺成,有什么马赛克砌成浴缸,陶瓷做成的坐便器--其实并不全是陶瓷,下面是陶瓷上面是檀木做成一个坐架,又用大小陶管、铜管做成上下水,由仆人先在外面的大
倒是有茶客脑洞大开,议论着如果胡骑入侵,可否在边关摆上数百只取暖炉子,布下毒烟大阵,将胡人全都薰死--郭大路要是在场,一定赞这位老兄有先见之明,21世纪的雾霾可不就是这样来的,只不过数百只取暖炉是不够用的,总得由郭大路带领大李朝进入四个现代化,才能将污染搞得这样严重。
这个馊主意顿时引来一阵嘲笑,那胡骑来去如风,还不等毒烟飘到,早就去远了。
楼下的泼皮少侠等换了个地方,继续演示取暖炉的不慎使用的危害,这时,又有一队人马赶了过来,却是一队马车,那马车上高高的堆着许多东西,居然用麻布盖得严严实实,显然极为珍惜,看那车上插的旗子,居然是太子农庄上的。
张四奇道:“这一车车又是什么狼亢货色?居然由太子府卫士押运?莫非是什么金银财宝?”
一语未落,咯吱一声响,却是一辆马车的轮子卡在了一道石缝中,生生折断了,哗拉,大车倾倒,麻布下的东西纷纷滚了出来,却是一个个拳头大小的泥球。
张四瞠目结舌:“一堆泥疙瘩居然由太子府卫士武装押送?这、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就在这时,四下里的闲人发一声喊:“神豆!是亩产万斤的神豆!快抢快抢!”顿时街头一群人挤成一团,撅着屁股乱扒。太子府的卫士们怒骂着用刀鞘抽打,好不容易才将闲汉们赶走,但是依然有不少神豆丢失了。
张四一拍手掌:“原本这就是昨儿起就传得神乎其神的神豆?这模样也不咋的啊,当真能亩产万斤?”
李三道:“这却是千真万确不过,我的丈人家的三小子的二姨父,就在御花园里做个小工,他昨日是亲自看着万岁爷种下神豆的,玉瓶净水那么一洒,乖乖,地里一下子钻出好多神豆来,一过秤,虽然达不到万斤,可也有七八千斤!”
张四喟然长叹:“民以食为天,咱们大李朝有神豆显世,庇佑天下百姓,必保江山万万年。”
咣咣咣,有衙役敲着锣吆喝着:“众良善百姓,闲杂人等听着,为贺天降神豆祥瑞,圣上有旨,三天内与民同庆,金吾不禁。”
茶楼里众茶客少不了又连连称颂,其实京城的夜生活是极丰富的,象八大胡同等地都是通宵营业,只不过过了明路总是好事,要不然,撞上巡夜的,少不得还要塞几分银子才肯放行。
李三和张四又闲扯了几句,这才晃晃悠悠回了家,李三回到家中,看到管事的居然带回了三只取暖炉,原来那管事的机灵,看后隆村雪糖铺子里的取暖炉子供不应求,干脆也不排队了,专门等在外面,有那买了取暖炉子的,就上前加价收购,还真有人贪这小利,出手相让的。
李三家里有的是钱,根本不在乎这些小事,大大夸了一番管事会办事,当下在自己房中架了一个取暖炉,另一个送到高堂父母那儿,还有一架却不知该放哪里--因为府里妻妾众多,无论放谁屋中,另外几个必定是要吵闹不休的。
倒是管家出了个点子:“大爷,剩下的那个取暖炉子,不妨就装在新盖的浴室吧。”
李三一拍大腿:“呦,这个办法好!”
这新盖的浴室,又是后隆村雪糖铺--其实以如今买卖的各种东西,早就该叫杂货铺了,可因为以卖雪糖起家,所以大伙儿还是习惯叫雪糖铺--推行的新花样。那浴室上下全用雪一样的瓷砖铺成,有什么马赛克砌成浴缸,陶瓷做成的坐便器--其实并不全是陶瓷,下面是陶瓷上面是檀木做成一个坐架,又用大小陶管、铜管做成上下水,由仆人先在外面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