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一贫如洗
p;屋子的正中间放着一个木头箱子,上面放着正方形的木板,看来是餐桌了,墙角摞起来四张小凳子。

  就这样屋内便显得十分拥挤了。

  因为是户尾所以不见阳光,但胜在铁制的窗户够大,房间倒也不会太暗了。

  “螺儿来,先上床躺着。”陆江丹把顾雅螺安置在了床上。

  顾雅螺在床上躺下,床有些硬,被子薄厚适中,虽有些旧却胜在干净整洁,看来经常浆洗。

  好在这里的冬日温度不太低,一条被子足以御寒了。

  “展硕、展砚你们自己弄点儿吃的,鸡粥还剩着中午给螺儿热热吃。照顾好妹妹,妈要上工去了。”陆江丹吩咐完,抓起布包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年前赶工可以多拿到些工资,所以陆江丹不愿意请假甚至迟到。

  “我去熬粥,你陪着螺儿。”顾展硕说完就离开了房间,去厨房熬粥。

  顾展砚则掀开中间箱子上的木板,从里面拿出塑胶玩具,开始组装起来。

  顾雅螺则打量着她所住的房子,看见墙上挂着的日历,今儿是腊月三十了,陆江丹还要上工啊!

  他们现在所住的地方是典型的旧式唐楼,以青砖砌成,屋顶是以木结构和瓦片组成的斜屋顶。

  四层楼高,每层高4米,阔5米。一层临街多为门面房,有理发店、医馆、餐馆、米铺等等。

  二到四层是住宅,顾雅螺他们住在第二层。

  所谓唐楼,主要是指香江那些没有电梯的老房子,通常不超过8层楼,几幢连成一片,但每幢每层楼梯只有两伙单位,也有一些会设计成几幢共享一个长长的内部走廊,像极了皇城脚下的筒子楼。

  大陆由于战乱等各种原因,人们纷纷南下,使得香江的人口急速增加,造成房屋短缺。不少唐楼都被用作分租,群租。

  通常分租的唐楼会由其中一位住客‘包租’。

  包租者向业主每月缴固定的租金,同时负责支付水电费用。

  唐楼的单位再被划分为房间分租,通常最少分为‘骑楼房’亦成为头房,不但面积较大,还向阳。然后被木板隔断划分为中间房,尾房;很多时候为了房租,甚至把厨房或者厕所上设置阁仔出租。

  顾雅螺所住的这个单位有一百多平,被分隔成了四个套间。厨房和卫生间大家共用的。

  总之很拥挤,隐患也不少,尤其是发生火灾。

  不过由于租金便宜,所以是底层百姓的首选,至于隐患没有发生以前,人们选择性的忽略不计了。

  既然活下来,那么首先要改变一下现状。

  现在的香江与较为动荡的六十年代相比,七十年恰好是那个动荡岁月的反弹,是一个新旧时代的分水岭,酝酿和发生了许多变革。它意味着港英政府决心把这座城市从殖民地变成本土社会,七十年代标志着香江社会的诞生,它与蓬勃的八十年代,尤其与浮跨的九十年代有天壤之别,因为很多原有的事物还没被抹。

  而在这时候,金融业刚刚兴起,经济发展仍能带来小康之家的幸福而不是垄断,生活依旧平民化而不是商品化,流行文化仍等于通俗文化而不是包装过的高档次消费,还有大片土地依然翠绿。

  七十年代的香江,真是梦想者的天堂。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这样的好莱坞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