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临朝
��统帅,以张宪曲端张横三人为副统帅。这个任命倒是出乎了很多人意料。特别是最早跟随岳飞的几员将领,他们认为,张宪自微时即跟着岳飞,应该担当第一任大统帅。不过牛皋这两年抗金的战绩太过耀眼,若是严格论功行赏,确实当得了这个大统帅。
同时又成立了一个总参谋部,以智浃大师为总参谋长,薛弼颜孝恭为副参谋长。
曲端成名已久,又率七万军并入护民军,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岳飞肯定会让曲端做大统帅,同时剥夺他的指挥权,来个明升暗降。
其实曲端也是这么认为的。
岳飞在任命曲端担当副统帅的时候就说了,七万西军,再加上闯先生的步兵师,赵宏的骑兵师,共十万人,皆由曲端直接节制。陕北西路的攻伐,仍由曲端做主。
曲端大喜。
以后不愁兵甲钱粮,再加上三万精锐护民军,他有信心完全牵制住完颜宗翰,让他在今年冬天不敢发一兵一卒向中原。
很多人认为张宪心中不忿,却是小瞧了张宪的心胸。岳飞牛皋都和张宪谈过,张宪太年轻了,才二十七岁,若是让张宪担当大统帅,恐怕会让五十多岁的张横曲端等人略微尴尬。
牛皋毕竟三十多岁了,虽然还是年轻,但至少压得住场子。
张宪当时就笑着说,“岳大哥,我们并肩作战将近十年了。我不在乎官职大小,只求与你并肩作战。”
除此之外,还新立了一个海军部。由大海寇李宝担任海军部长,直属岳飞管辖。李宝常年率军游弋大洋,很少参加战斗,但他给护民军送来的近千万石粮草却让护民军辖区里没有饥荒发生。真要论起战功,李宝不次于牛皋张宪。
岳飞询问过李宝的意见。
李宝不愿入朝为官,只愿在大洋称王称霸。虽然华夏国取消了跪礼,宽松程度远超仁宗时期,李宝还是不愿屈于人下。
岳飞猜出了李宝的心思。不但让李宝统辖海军,并且还允许李宝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可在大海之中单独建国。但李宝不许称帝,只许称王。并且海外封国的华夏臣民,所占比例至少要超过百分之七十。同时必须要说华夏语,用华夏文。这是最重要的。拒绝使用华夏语华夏文的海外封国,华夏共诛之。
这不是岳飞自己的想法。这是护民军一众要员共同斟酌出的海外管理法。黄纵薛弼等人担心以后遭到海外封国的反噬,岳飞李八少则认为担忧那些丝毫没有必要。
岳飞笑着说,“如果偌大的华夏国顶不住海外封国的反噬,那说明华夏也该灭亡了。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与其绞尽脑汁想把华夏国永远延续下去,倒不如乘着开国时期兵将骁勇,把华夏国的地盘扩张到极致。只要华夏周边,皆为华夏封国。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都是华夏人做主。”
李八少同意岳飞的看法。“肉烂在锅里,不是什么悲剧。肉被外人一口抢走吃掉,才是最大的悲剧。”
众将见翁婿二人如此坚持,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在众人看来,反正天下是你两家的,你们都不担心被别人抢走,我们更不担心了。
很多将领还在内心盘算起要立下何等大功,才能封国海外。因为看岳飞李八少的意思,以后可能立功极多的臣子都有封国海外的资格。
海外管理法传扬天下后,反对最激烈的是儒生。他们在报纸上大声疾呼,让岳飞小心汉朝的诸候之乱。
支持海外管理法的人则和儒生在报纸上反复激辩。他们指责儒生�
同时又成立了一个总参谋部,以智浃大师为总参谋长,薛弼颜孝恭为副参谋长。
曲端成名已久,又率七万军并入护民军,其实很多人都认为岳飞肯定会让曲端做大统帅,同时剥夺他的指挥权,来个明升暗降。
其实曲端也是这么认为的。
岳飞在任命曲端担当副统帅的时候就说了,七万西军,再加上闯先生的步兵师,赵宏的骑兵师,共十万人,皆由曲端直接节制。陕北西路的攻伐,仍由曲端做主。
曲端大喜。
以后不愁兵甲钱粮,再加上三万精锐护民军,他有信心完全牵制住完颜宗翰,让他在今年冬天不敢发一兵一卒向中原。
很多人认为张宪心中不忿,却是小瞧了张宪的心胸。岳飞牛皋都和张宪谈过,张宪太年轻了,才二十七岁,若是让张宪担当大统帅,恐怕会让五十多岁的张横曲端等人略微尴尬。
牛皋毕竟三十多岁了,虽然还是年轻,但至少压得住场子。
张宪当时就笑着说,“岳大哥,我们并肩作战将近十年了。我不在乎官职大小,只求与你并肩作战。”
除此之外,还新立了一个海军部。由大海寇李宝担任海军部长,直属岳飞管辖。李宝常年率军游弋大洋,很少参加战斗,但他给护民军送来的近千万石粮草却让护民军辖区里没有饥荒发生。真要论起战功,李宝不次于牛皋张宪。
岳飞询问过李宝的意见。
李宝不愿入朝为官,只愿在大洋称王称霸。虽然华夏国取消了跪礼,宽松程度远超仁宗时期,李宝还是不愿屈于人下。
岳飞猜出了李宝的心思。不但让李宝统辖海军,并且还允许李宝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可在大海之中单独建国。但李宝不许称帝,只许称王。并且海外封国的华夏臣民,所占比例至少要超过百分之七十。同时必须要说华夏语,用华夏文。这是最重要的。拒绝使用华夏语华夏文的海外封国,华夏共诛之。
这不是岳飞自己的想法。这是护民军一众要员共同斟酌出的海外管理法。黄纵薛弼等人担心以后遭到海外封国的反噬,岳飞李八少则认为担忧那些丝毫没有必要。
岳飞笑着说,“如果偌大的华夏国顶不住海外封国的反噬,那说明华夏也该灭亡了。天下没有不灭的王朝。与其绞尽脑汁想把华夏国永远延续下去,倒不如乘着开国时期兵将骁勇,把华夏国的地盘扩张到极致。只要华夏周边,皆为华夏封国。无论怎么改朝换代,都是华夏人做主。”
李八少同意岳飞的看法。“肉烂在锅里,不是什么悲剧。肉被外人一口抢走吃掉,才是最大的悲剧。”
众将见翁婿二人如此坚持,当然也没有什么意见。在众人看来,反正天下是你两家的,你们都不担心被别人抢走,我们更不担心了。
很多将领还在内心盘算起要立下何等大功,才能封国海外。因为看岳飞李八少的意思,以后可能立功极多的臣子都有封国海外的资格。
海外管理法传扬天下后,反对最激烈的是儒生。他们在报纸上大声疾呼,让岳飞小心汉朝的诸候之乱。
支持海外管理法的人则和儒生在报纸上反复激辩。他们指责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