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汴梁英雄会
  靖康四年七月初,护民军三大巨头,岳飞李八少黄纵共同签发了一封邀请函,发向护民军的辖区,及护民军辖区外的一些地方。

  邀请函上只有简单的几句大白话,就是邀请天下饱学之士,英雄豪杰,以及各地乡老,前往汴梁,于中秋佳节之际,一同商讨建立新朝的事儿。

  一封内容简单毫无文采的邀请函,却激起了天下千重浪。

  护民军辖区内自不必说,百姓们除了欢欣鼓舞外,还透着几丝意想不到的兴奋。特别是那些由民众自发选出的乡老,连品级都没有,竟然也有了共商国是的机会,更是激动得睡不着觉。因为乡老人数过多,也不可能每个乡老都去汴梁议事,所以每个县只能派出一个乡老前往汴梁。至于派谁,则由乡老们自己议定。怎么议定都无所谓,惟一的限制就是,不许动武。凡是动武的乡老,一律取消议事资格。

  各地的乡老们开始四处联络乡亲,试图为自己赢得前往汴梁的机会。在乡老们看来,这可是面圣的大事,将来能够吹一辈子的。各个地方的乡老们一时间倒也闹出了不少笑话。

  至于护民军的将领们,有的赞成这个意见,有的则旗帜鲜明的反对。比如傅选和王贵,他们就公开发表牢骚,“整个中原都是护民军的将士们一刀一枪拼下来的,该怎么建国,该怎么立法,应该由护民军说了算。那些见了金兵只会缩在城堡内的平头百姓,还有那些畏金如畏虎的软蛋书生,还有那些惟利是图的奸商,有什么说话的权利?岳帅要么一言堂,要么就和护民军的将士们商量一下就行了。制定好了律法看哪个人敢不遵?护民军的刀子也不是吃素的。”

  岳飞听到了这些牢骚,虽然有点生气,但也理解傅选王贵的想法。他并不担心傅选王贵会做什么过火的事。这两个人如果心机深沉,就不会公开发表这种不合时宜的言论了。

  各地的书生举人,更是兴奋莫名。一些威望素著的名流大儒更是带着学生连夜起程,准备在护民军的国是大会上为儒生们争取到更多权利,并巩固一下孔圣人的地位。

  金国这次侵宋,儒门子弟表现得太过不堪。特别是孔圣人的后裔,竟然投降了金国,真是给天下的儒生丢脸。

  但一码归一码,孔门虽然表现不堪,但护民军对孔门的行为也有点过分。

  自从船火儿张横占了京东路,对孔家很不友好。特别是柳进士,一个读书人出身的军头,竟然成了护民军的忠狗,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带着兵往曲阜跑三趟了。第一次是因为孔圣人后裔投降金国的事儿,抓了十几个孔家子弟斩首示众。第二次则是因为一个佃户状告孔圣人的一个后裔强抢民女为妾。柳进士竟然又闯进了孔家,把那个后裔充军到矿山,不到一个星期就累死了。第三次更是过分,仅仅因为孔门的新家主,殴打了一个不肯交粮的佃户,结果柳进士竟然把孔门新选出的家主吊到曲阜城门,脱下裤子,朝屁股上抽了十记鞭子。

  这真的太过分了。这种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行为激怒了好多大儒,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警惕心。他们感觉岳飞护民军的一众将士似乎对孔门没什么好感。

  如果岳飞自行建国,他们当然也没办法。可是岳飞现在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想让天下人共商国是。哈哈,那些只会打仗的泥腿子懂得什么?

  各地大儒已经暗中串连,准备在中秋节的国是大会上施展三寸不烂之舌,把岳飞及一众将领驳得哑口无言,然后重立儒门的神圣地位。

  不过要说最兴奋的,当然是士农工商中的工和商了。春秋时期,工商的地位很高,所以才有欧治子那样的兵器大师,也有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