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不一样的苗刘兵变(下)
  靖康四年3月26日,护民军的辖区内一片平静,无事发生。但在临安府,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这天乃是宋神宗的祭日。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但名声还是不错的。老百姓虽然被新法折磨得挺惨,但在“万岁爷是英明的,错的都是拗相公”的一贯思维下,所有的黑锅都被王安石扛到了背上。

  王安石的变法看字眼当然很高大上,但实质核心只有四个字,“收权,敛财。”

  赵构很崇拜宋神宗。他认为神宗皇帝的变法其实并不能算失败。至少通过这次变法,大大地加强了皇权。

  仁宗年间,一些文官武将动不动就和皇帝对喷,实在太不体面,也让赵宋官家失去了前朝帝王的尊严。

  再看看变法之后,可有哪个文官敢和皇帝的区区走狗童贯对喷的?分分钟就能弄死你。

  至于变法是不是祸国殃民,赵构根本不在乎。在赵构看来,纵然民间有些血泪,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早朝时分,赵构率领群臣来到皇宫之前新建的神宗灵牌前,烧香,祭祀。一应礼节完毕之后,众臣各自回家,准备带着家人去临安的几家寺庙,继续给神宗烧香,顺便祈祷当今圣上龙武精神,洪福齐天。

  惟有赵构,颇为不安地回到皇宫。这几年的颠沛流离早让赵构成了惊弓之鸟,特别没有安全感。

  赵构发现,苗傅刘正彦竟然没前来参加祭祀。这让手中兵力不多的赵构颇为忧虑。他很担心苗刘狗急跳墙。心情郁闷的赵构喊了两名妃子相陪,准备发泄下内心的郁闷。

  枢密使王渊却没有那份担心。下朝之后,他坐着八抬大轿,优哉游哉地赶往城北大宅。

  以前的武将王渊早已脱武从文,成了朝中正牌的枢密使。精悍的身体也发福得厉害,骑不得马,只能坐轿了。

  王渊在轿中闭目养神,顺便盘算如何借着这次苗刘缺席早朝的机会,把他们二人除掉。

  突然轿子停了下来。

  王渊猝不及防,差点一头撞到轿子的硬杠上。王渊大怒,“贼杀才,寻死吗?干吗停下来?”

  王渊的家将王虎掀开轿帘,惊慌地说,“老爷,桥上有人拦路。”

  前面就是城北桥,过桥不到二里,就是王渊的豪宅。可是桥上却站满了精甲齐全的劲卒,丝毫没有让路的意思。

  一个面容清瘦的书生立于劲卒前方,皮笑肉不笑地向王渊拱了拱手,“王枢密使,别愣着了。下轿子吧。”

  王渊认识此人就是苗傅的幕僚王世修,不由心中一沉。他强作镇定地说,“王世修你好大胆,竟敢拦住本府去路?快快让开。我不会计较你的罪过。要不然,”

  “要不然你又能奈何我呢?”王世修冷笑道,“王渊,你以为我今天只是为了拦住你的路吓你一跳吗?”

  “你待如何?”王渊的声音有点发颤了。他预感到了王世修接下来要说什么话了。

  果然,王世修攘臂大呼,“王渊贼人,公然勾结宦官蓝圭康履造反,软禁圣上。诸位将军,随我诛杀贼子,营救圣上于水火之中。”

  “得令!”

  赤心军的副首领马柔吉领着十几个劲卒冲了过来。

  死期将至,身为武将的王渊当然也不会束手就擒。奈何他做枢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