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 燕云会战(1)
最好的兵源。这些人都有基本的战斗能力,一旦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单凭他们,就可以抗住全部的金国铁骑。但赵构是怎么做的呢?他只派了一个杜充,就成功地把由匪变兵的百万义军再度变成流寇。曹成李成等人大举南下,寇略江南,直接把中原这块有巨大战略价值的核心地带变成了军事真空区,金人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这块腹心之地。
护民军崛起之后,情况明显就变得完全两样。在善用乌合之众的牛皋指挥下,百万草寇穿上了护民军的衣甲,开始和金人血拼。
经过一年的残酷淘汰,百万义军只剩四十万人,但这四十万人明显比以前的百万人更加能打。虽然这其中,只有十万人能和金人野战争锋。但剩下的三十万人,据城而守,据险地而守,已经完全不惧金人精锐了。
正是因为目睹了护民军的崛起速度,所以金人高层终于下定决心,燕云会战刚刚开启,金人就暂时放弃了所有攻掠到的地盘,倾全国之精锐聚于燕云十六州,准备用压倒性的人数优势,和不顾伤亡的攻击方式,一举消灭岳飞为首的护民军精锐。
靖康三年十二月中旬,北方开始漫天飞雪。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千里北国一片雪白。同时气温也骤然下降,白水河完全结了冰,铁骑可以直冲而过。
借着这种对金兵极为有利的态势,金军大举渡河,直接把白水河对岸的护民军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为护民军大营里也有二万骑兵,再加上岳飞骁勇无双,若是突营而出,金人将会前功尽弃。金人这次根本不玩什么围三缺一的把戏,他们打定了要把岳飞连同十万精锐一举歼灭的主意。
严酷的寒冷让金兵如虎添翼,护民军的战力却也没有下降多少。涿州一带毕竟不是长城之北的蒙古大草原,它们的气温还低不到除了草原汉子其他民族的人根本无法承受的极限程度。再说,护民军的大半军卒本就来自河北西路,和燕云相隔不过数百里,他们能适应得了家乡的严寒,对燕云的严寒当然也可以适应。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纵观前汉隋唐,中原王朝驻扎草原的军队之所以屡屡冻伤,恰恰多是因为普通军卒地位低下,弄不到足以御寒的衣物。如果真是中原汉子抗不住北国严寒,为什么冻伤冻死的全是普通军卒呢,那些同样同自中原地带的中级将领从没听说有一个因为严寒冻死的!
很多时候,中原王朝抵不住游牧民族的原因,大多并不是力不足以御之,而是庞大的国力根本没用到保家卫国的军卒身上,而是用在了世家大族的豪奢享受,行政机构的白白浪费上。上好的铁器他们不拿去给军士造铁甲铸铁刀,反而用在了自家的园子里。
游牧民族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游牧民族人数过少偏偏又只能靠掠夺为生的天然习惯,他们深知每一个武士的重要性。不管游牧民族的妇孺过得有多惨,凡是上阵的游牧武士,绝对配备了部落能给他们配备上的最好装备。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末清初的八旗军队。无论是努儿哈赤还是皇太极,他们花高价钱从八大晋商家里购买明朝的铁器,然后全部做成了军甲,穿在了每一个八旗将士身上。上阵厮杀的八旗士卒,哪个不是顶盔贯甲,几乎武装到牙齿。
反观明朝这边,一个统兵万人的总兵,除了几百家丁身上披着铁甲,其他的绝大多数军卒穿得全是他妈的纸甲,连棉甲都混不到一件。
单这一个简单的对比,你就知道明朝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了。
而岳飞不一样。他本来就是一个爱兵如子的人。在宋军阵营时,他虽然是个小小的都头,无力给士卒更新配备。那时他惟一能做的就
护民军崛起之后,情况明显就变得完全两样。在善用乌合之众的牛皋指挥下,百万草寇穿上了护民军的衣甲,开始和金人血拼。
经过一年的残酷淘汰,百万义军只剩四十万人,但这四十万人明显比以前的百万人更加能打。虽然这其中,只有十万人能和金人野战争锋。但剩下的三十万人,据城而守,据险地而守,已经完全不惧金人精锐了。
正是因为目睹了护民军的崛起速度,所以金人高层终于下定决心,燕云会战刚刚开启,金人就暂时放弃了所有攻掠到的地盘,倾全国之精锐聚于燕云十六州,准备用压倒性的人数优势,和不顾伤亡的攻击方式,一举消灭岳飞为首的护民军精锐。
靖康三年十二月中旬,北方开始漫天飞雪。无论是山区还是平原,全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千里北国一片雪白。同时气温也骤然下降,白水河完全结了冰,铁骑可以直冲而过。
借着这种对金兵极为有利的态势,金军大举渡河,直接把白水河对岸的护民军大营围了个水泄不通。
因为护民军大营里也有二万骑兵,再加上岳飞骁勇无双,若是突营而出,金人将会前功尽弃。金人这次根本不玩什么围三缺一的把戏,他们打定了要把岳飞连同十万精锐一举歼灭的主意。
严酷的寒冷让金兵如虎添翼,护民军的战力却也没有下降多少。涿州一带毕竟不是长城之北的蒙古大草原,它们的气温还低不到除了草原汉子其他民族的人根本无法承受的极限程度。再说,护民军的大半军卒本就来自河北西路,和燕云相隔不过数百里,他们能适应得了家乡的严寒,对燕云的严寒当然也可以适应。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纵观前汉隋唐,中原王朝驻扎草原的军队之所以屡屡冻伤,恰恰多是因为普通军卒地位低下,弄不到足以御寒的衣物。如果真是中原汉子抗不住北国严寒,为什么冻伤冻死的全是普通军卒呢,那些同样同自中原地带的中级将领从没听说有一个因为严寒冻死的!
很多时候,中原王朝抵不住游牧民族的原因,大多并不是力不足以御之,而是庞大的国力根本没用到保家卫国的军卒身上,而是用在了世家大族的豪奢享受,行政机构的白白浪费上。上好的铁器他们不拿去给军士造铁甲铸铁刀,反而用在了自家的园子里。
游牧民族恰恰相反。可能是因为游牧民族人数过少偏偏又只能靠掠夺为生的天然习惯,他们深知每一个武士的重要性。不管游牧民族的妇孺过得有多惨,凡是上阵的游牧武士,绝对配备了部落能给他们配备上的最好装备。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明末清初的八旗军队。无论是努儿哈赤还是皇太极,他们花高价钱从八大晋商家里购买明朝的铁器,然后全部做成了军甲,穿在了每一个八旗将士身上。上阵厮杀的八旗士卒,哪个不是顶盔贯甲,几乎武装到牙齿。
反观明朝这边,一个统兵万人的总兵,除了几百家丁身上披着铁甲,其他的绝大多数军卒穿得全是他妈的纸甲,连棉甲都混不到一件。
单这一个简单的对比,你就知道明朝军队为什么不堪一击了。
而岳飞不一样。他本来就是一个爱兵如子的人。在宋军阵营时,他虽然是个小小的都头,无力给士卒更新配备。那时他惟一能做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