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护民英灵碑
��统领,赵宏花如玉为骑军副统领。步卒一万二,以张宪为步军统领,王贵岳翻为步军副统领。张宪仍兼任护民军副团练使。又以三百老卒组建了一个斥候营,以岳亨为统领,赵万花朝西为副统领。

  这一次岳飞不再把护民军锁在城内训练,而是以打代练。三千护民新军虽缺少经验,但都有文化,充当十夫长还是够格的。而上万乱军有经验,有杀气,攻打一般的城池还是可以的。

  在短短半月的时间内,护民军在岳飞的亲自指挥下,迅速席卷整个应天府。所有的县城都被护民军一一攻下,虞城,睢阳,砀山,杞县。所有成股的流寇强盗都被护民军一一消灭。

  杨知府和黄都监在虞城被攻破时死于虞城百姓之手。至于其他各县的县令主簿,岳飞吩咐,只要是名声好的,可以继续当政。

  但让岳飞极为失望的是,竟然所有的县令主簿都死在本城百姓之手。这说明这些官员在百姓心中已经是祸害的代名词了。一旦有机会,百姓根本不会放过他们。

  半个月的攻城略地,护民军的总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五千余人。全是各县团练自愿加入护民军的。但也折损了一千余人。这些折损的护民军几乎全是亡于凶悍的流寇或者马贼之手。攻打城池反而几乎没折损人手。

  因为每当护民军的战旗竖立在城下的时候,城上的守军就开始投降。那些试图抵抗一下的官员将领都在第一时间被乱万砍死。

  在护民军初次出现伤亡的时候,岳飞就开始为护民军英魂打造墓地。李八少在应天城南有一处极大的庄园,风景极好,又临近河流。

  李八少把这处庄园捐献出来,来作护民军的公墓所在地。

  每一个死去的护民军都有一个独立的坟墓,也有一块独立的墓碑。上面刻着名字,籍贯,年龄,战殁原因。

  在公墓的正中央竖着一块高大的青石碑,这是从方家的门楼上拆下来的。上面写着遒劲有力的七个大字,“护民战士英灵碑。”

  这七个字是由岳飞亲自书写的。本来岳飞想请黄纵来写,黄纵告诉岳飞,他自己来写更为合适。“鹏举,你在护民军心中的地位宛若天神。由你亲自书写,会让护民军更加振奋。”

  岳飞也就当仁不让。岳飞虽然没有专门练过书法,但他写出的字如刀砍斧刻,气势惊人。丝毫不亚于那些所谓的书法名家。

  正如黄纵所说,岳飞亲自书写的碑文让护民军振奋非常。特别是那些刚被收编进护民军的乱兵,他们背井离乡,看不到亲人,也看不到希望。总认为自己死了也是孤魂野鬼。

  但在加入护民军的那一刻起,他们忽然发现自己不再孤独,活着的时候,有与子同袍的战友,死了,也不会抛尸荒野,成为野狗的口中食。他们会被战友虔诚地放进坟墓,和众多死去的战友作伴。

  如果说给他们一个坟墓就让这些乱世之中的可怜人心存感恩的话,那么在青石碑旁边建起的高大祠堂则让这些护民军疯狂起来。

  这就是岳飞提议修建的护民军英灵祠。

  岳飞规定,逢初一十五,知府团练都要来这座英灵祠上香,祭拜埋在这里的护民军。而在春节,清明节和中元节,则要举行公祭活动,应天府乡绅都要前来祭拜。

  这个规定一出,护民军在攻打流寇时更加凶猛,几乎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心上。他们的确不怕死了。死了,可以享尽哀荣。自己活着时要仰视的知府大人团练大人都要祭拜自己,给自己磕头上香。单凭这一点,死了也值了。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