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花火
��科学历了。1月7日,中国民航首航美国纽约成功。北京—上海—旧金山—,从此以后出国人员不必经过香港转机了。1月。《读者》杂志创刊,创刊时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钱,这本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就达到16万。

  2月8日没等人们从春节中回过味来,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三位六十多岁的专家就到了滨城。从京城坐火车赶来需要2天半的时间,可以想到这三位老专家刚刚度过春节就赶了过来。

  “欢迎王所长,王副所长、林研究员!”林强生在张绶庆的介绍下同来到的三位专家握手。

  这三人为首的是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王守觉所长,其次是王守武副所长。还有林兰英研究员。

  三人其实早就该到滨城了,接到消息得知滨城有两项生产单晶硅的关键新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单晶硅生长良品率和解决石英坩埚软的问题,大大增加坩埚的寿命。王守觉立刻从一个项目上抽出身来,春节过后马上带着两人赶到了滨城。

  林强生用奔驰和凯迪拉克载着三位科学家到了公司,这让王守觉、王守武和林兰英三人颇为惊讶,先前他们也没仔细打听这边是个什么的单位,结果到了之后才听张绶庆解释这是家外资公司。

  “这位年轻人是华侨?”轿车直接开到了半导体实验楼前,林兰英得着机会向张绶庆问道。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只知道林强生同志投资建设这么一家工厂,还有这一片都是他公司的实验楼,实验条件堪称豪华呀!林研究员你进去看看就知道了,你们还都姓林哩!”张绶庆说道。

  他们一行人很快换上工作服,光这一身衣服就显出了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工作服裁剪合理设计到位,没有一个纽扣,拉锁衣兜也是隐蔽设计不易被刮住。

  “这就是保温盖?”林兰英进了单晶硅生产车间,稍稍惊讶于车间内干净的程度,她仔细观察了这种加了盖子的单晶炉说道:“这是封闭式硅单晶炉啊!这是国外的技术?”

  王守觉对林兰英问道:“林研究员你是咱们国内开门式硅单晶炉的设计者,依你看这种封闭式的单晶炉怎么样?”

  “咱们和国外脱节太久了,我也需要观察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国外的水平!这还是我近年来第一次看到国外的硅单晶炉!”林兰英说道,接着她又指着研究人员围着的一台单晶炉问道:“那是在做什么?”她走到这台单晶炉的旁边看到计算机显示器上的界面问道:“这种单晶炉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研究人员让到了一边,三位科学家走到了近前。张绶庆向他们介绍道:“这是一台直拉型单晶生长设备,它能用于75(3英寸)硅单晶的生长。目前我们测试出这种单晶炉能很好的生长出3英寸五位错硅单晶。这台设备还加装了d扫描直径控制系统和完善的热管理系统,可实现硅单晶生长的全程自动化控制。它的自动化率高,各部件运转精度好,我们现在运用它生长硅单晶,随着操作人员的熟练良品率越来越高了。先前由于刚接触不熟悉,良品率很低,目前经过摸索,测试输入准确数据,现在硅单晶的良品率上升到了60!”

  “等等!你们的硅单晶运用了氩气生长方式?”林兰英疑惑的问道。

  “是的,我们这种提拉式单晶炉用了进口的高纯氩气,而且还采用了高真空系统。这是自动化的硅单晶炉,如果采用了一整套的准确数据,生长良品率能提高到95以上!”林强生走上前来对林兰英研究员说道。

  这位专家62岁,有我国半导体材料之母的称号,林强生在她老人家面前也显得谨慎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