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东线、东线
次于德军的存在,兴登堡显然早已把自己的底牌算的清清楚楚,而且将出牌的套路也早已谋划好了,需要的。或许只是俄国人的配合……

  鲁尔斯基大公赶到塔尔劳指挥所时,糜烂的前线战局让他大吃一惊,一线10个师建制在一天内已经损失4成,其中担任正面抵抗的第七集团军伊戈尔师、谢苗斯基师几乎全军覆灭,正面的防线已然如同虚设,这意味着,他必须在一夜之间重组防线,而防卫的范围,却因为德军攻击点的契入,更被拉长了数千米。

  当然,德奥联军契入的多个节点上,鲁尔斯基大公也有另外的选项,那就是集中兵力进行反击,打击德奥联军在防线上的凸起部……但这样的大规模军团作战,要组织一场会战,绝对不可能一夜间就出现在台面上的,更何况,糟糕的俄军消息传递机制,导致当天从伊万诺夫将军那里汇聚的信息根本不可能传递到到鲁尔斯基手上。

  这位俄国大公甚至都没意识到,自己遭遇到进攻是所有攻击节点上最猛烈的打击,而他当天作出的选择,在战后看来也是中规中矩,但却毫无疑问的陷入了兴登堡战略的大坑之中!

  22日第一抹阳光照耀格尔里斯之时,对于此刻紧握步枪蹲守浅浅堑壕中的俄国第七集团军士兵而言,毫无疑问成为了生命中最后一抹光芒……接下来,德国人再次为他们上了一堂炮火覆盖的教学课,德军依托在昨天俄国人丢失的工事中,静静的等待着从头顶越过、发出轰隆隆巨响的己方炮火停歇。

  远处,俄国军团微弱的防线上,不断腾起数十米高的巨大黑云,那是奥军轨道200mm重炮从10公里外进行发射带来的震撼效果,以往如同鸡肋的奥军重炮,在德军的指挥下,却发挥出让对手崩溃的效果……当天炮火覆盖强度,兴登堡上将显然选择了与昨日同等的强度,但将覆盖范围却扩大了一倍。

  俄军微弱的防御工事在长达4小时的炮火打击中,完完全全的彻底消失了,当天德奥联军突击迅速演变为一场让兴登堡上将也惊讶的追击战……东线唯一一支装备了豹a型装甲车的集团军装甲旅出现在战场上时,昨天刚刚布置在突破口的三个俄国陆军师,出人意料的迅速崩溃了。

  猛烈的炮火撕裂的俄军的防卫工事,也同时撕裂的俄军的战斗意志,即便是战斗民族,在钢与铁的威能面前,也毫无反抗的能力,更何况,东线战场上从未出现过的钢铁机器,原本就是兴登堡使出的杀手锏,这型豹a型装甲车,并未装备火炮,火力为4门mg系重机枪,显然并不具备西线法国战场上的突破能力,但对于俄国人支离破碎的防卫体系,却毫无疑问是致命的威胁。

  俄国第七集团军在格尔里斯、塔尔劳一线的防卫,仅仅对抗了德奥联军不到72小时,即告全线被切割,这意味着,兴登堡集团军面对的将是陷入绝境的大批俄国散兵,而非一个有组织的军事集团,这让前线的中国顾问陈岩上校惊讶并惊喜的写下了当天准备发回国内的战斗报告。

  但等他准备前往集团军电报部门时,一场出人意料的大暴雨却毫无征兆的突然袭来,东线寒冷的天气远未到结束,兴登堡选择在气候转暖前发起的突袭,显然也是充分利用了俄军在这一档口的松懈,战果也表明,这一选择是无比正确的,只是,这不也正应验了中国一句古话,天有不测风云!

  27日,持续大雨略有缓解,德奥联军接到了来自兴登堡上将的命令——我们将在菲尔城庆祝联军军东线的胜利,并向德意志帝国献上最荣誉的礼物——东普鲁士的安全!

  泥泞的道路使得突击速度变慢,但这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整个攻击线上的战斗,已经变成了一场一面倒的追击战,该死的道路,却使得双方不得不整天与烂泥搏斗,大批俄国军队四散溃逃,持续到3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