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8 吞噬彗星的智银核心
�运转。”

  机器智能给了冷冰冰的回应,洞里的蓝光猛然变亮,跟铅球差不多的圆球,缓缓膨胀,原本黑黢黢的外表也渐渐变得莹蓝光滑。几分钟后,它溢出了洞,变成质地类似果冻的东西,向四周延伸。

  半个小时后,圆球生长成直径二三十米,厚几十公分的超大果冻片后停了下来,这个阶段似乎结束了。

  接着它开始向慧核表面下沉,释放出巨大的热量,夏鸣的太空服也提示有大量伽玛射线,他躲回飞船的时候,舷窗外已被耀眼的白光吞没。

  夏鸣将眼镜转为太赫兹扫描模式,能看到果冻分出了若干条触手,向慧核深处延展。因为高温和高辐射,慧核的水冰和干冰不断蒸发,偶尔出现一条条橘黄火舌,那是水被解离后生成的少许氧气,点燃了慧核上的氨和甲烷。

  这时候夏鸣明白了,智神星上的沟壑是怎么来的。

  果冻不断延展,几个小时后,光亮、焰火和强烈的辐射已经遍及长轴达38公里的整个慧核。还好,奇点飞船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危险环境的威胁,耐高温和防辐射方面还能撑得住。

  坐在飞船里,夏鸣心想,在无数天文学家和爱好者的眼里,今天的“夏鸣”一定格外绚丽。

  接下来的三天里,这个像是生化造物的奇妙存在将慧核一点点“吃光”,只剩下应该是纯铁的纤细枝条,如同骨骼一般,撑着这块大果冻,维持着不到原本慧核百分之一的尺寸。就连奇点号下方的表面,也成了一个规则的金属圆座。他不得不将锚钩换成磁铁,免得出什么意外飘走了。

  科技云里,主干脉络上的进度已经到达制造智银这一点之前的“制造基材”,光亮和辐射都消失了。

  而后的一段,进度就快多了,大概五六个小时后。这块大果冻的莹蓝表面,像是冷却一样,几处开始褪色,渐渐变得银白,跟成型的智银很像了。

  机器智能提示:“需要关联具体造物,以便固化材料,列表若无合适造物,可输入设计图,自行关联。”

  这就开始了?还可以自定义,真是赞,不愧是高维造物。

  夏鸣赶紧将这几天自己构想的东西,一项项补到设计图里。虽然每一项都有无数零件,无数指标和备注,但有夏小颜帮忙,也不算太累。

  第五天,夏鸣完成了所有自定义项目,大果冻再度开工。

  这个时候的智银是一种普适状态,但很快就分化出不同形态。

  纯粹的机械材料是致密的金属晶体,按照机件强度的不同需求调整致密度,导电和数据线缆在机械材料的基础上调整晶体结构。

  半导体是另一大类,有另外的晶体结构,根据用途的不同,还分出了集成电路、分立器件、光电转换以及ic和存储器等几类,每类在晶体结构之下还有更细致的调整。

  夏鸣还无法理解智银是怎么在一种材料上分化出可以适应所有用途的多种材料,只觉得应该是纳米技术的方向。但能做到这么神奇,至少超越了人类科技几十上百年。

  怪不得以晓棠材料加生物学的造诣,还有千颜帮忙,都一直无法破解。但晓棠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这不是单纯的纳米技术,而是生物与纳米技术的结合,并且这种材料并没有超出人类的技术极限。

  材料或许没有超过人类的技术极限,比如机械构件不一定是最坚硬、最柔韧或者导电性能最好的,半导体并不一定是最高效的,但能用一种材料搭起一整套直指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