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国总统可以由EI取代
《时代周刊》的这期封面报道,标题叫“跨越电子与人的三人”。
那张夏鸣跟ibm和英特尔的ceo交换协议的照片,被放在《时代周刊》内文的报道里。报道本身也很特别,除了标题和“8月21日,人类新纪元”的引言外。再没有任何评论。
一张张照片已经足以说明一切,《时代周刊》的编辑们大概觉得,在这些照片的注释之外,任何评论都是苍白无力的。只有克隆技术成熟,或者可控核聚变技术实现等变革,才能与这场技术革命相提并论。
在ibbet跟iei的合作更受人瞩目。
第一项合作是iei和alphabet进行交叉换股,换股比例让业界大为震惊,1:1!双方交换7%的股份。
这项合作意味着两家公司结成了相对稳定的战略联盟,这个比例也意味着iei这家才成立没几天的私人公司,在佩奇和布鲁姆眼里已经是跟alphabet同样规模的存在!
可惜,夏鸣明确宣布iei是私人公司,不会上市,也不再接受外界资本,这让华尔街的鳄鱼们捶胸顿足。
第二项合作相对细节一些,作为换股收购的附加条款,deepmind并入iei,deepmind的ceo哈萨比斯将出任iei副总裁。夏鸣对话哈萨比斯里提到的事情成为现实,这也成为一桩业界佳话。
夏鸣跟佩奇交换协议书的照片之下,还有苹果、微软、高通、思科、脸书等一大帮公司。
甚至连马斯克也出现在会议上,他代表特斯拉与iei签订了cei的技术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双方将联合研究应用于汽车的ei,同时在电池组管理技术上进行交叉授权,这项合作其实是马斯克为了换取iei对open-ai深度定制编程智能的支持而付出的代价。
每一张照片,都意味着一家产业巨头搭上ei头班车的热切期望,意味着夏鸣在ei技术上所采取的开放姿态。
这正是《时代周刊》乃至全球产业如此看重这一天的原因,神经元芯片获得产业的空前支持,预示着ei很快就会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应用。
在发布会上,夏鸣还站在产业生态的高度,给现在的人工智能产品做了梳理。这也给各家公司指明了业务方向。
夏鸣表示,iei将专注于ei软硬件基础研究,蝉动会专注于消费者领域,基于iei的技术推出pei产品。也就是个人扩展智能。而幻象则继续专注于图形图像技术,尤其是vr技术。由工作室扩展而成的游戏公司synacyber,除了负责《幻象银河》的研发外,也只专注于将游戏推进到ei时代。
至于商业层面的bei,以及公共事务层面的gei。不会是他旗下公司的核心业务。
在ei之下,夏鸣将过去诸如语音和文字翻译、机电控制管理、图像识别等众多弱人工智能,归类为mi(机器智能),这部分业务,几家公司也只会有很细节的涉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行业规范,他无意去主导。
正是这样的规划,让夏鸣获得了整个产业的空前支持,他留下的空间太大了。完全是拖着传统产业全员都上,跟他一起推动这场变革。
如果夏鸣愿意,他完全可以采用封闭体系,通吃消费市场到商业市场,利用终结者的技术优势,将传统技术体系全部摧毁。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力求兼容传统体系,让大家都有活路。
当然,夏鸣真要吃独食,就不知道要面对多少明枪暗箭了。可能不等各家公司或者各个财团琢磨解决方案,美国政府就会悍然出手,外界也理解了iei为什么会跟al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