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这TM才是动力装甲
emsp;看到一家单位的动力装甲,完全是把外骨骼强化一下就拿出来了,背后的电脑和电池箱硕大无比,夏鸣就闭嘴了。

  xgpa也拆掉了包装,不过此时在几十部形形色色的动力装甲里,还不怎么起眼,因为只是骨架,没装护甲和头盔。

  江耀华和商卫东等十多个评审穿行在机械之间,到了xgpa这里,江耀华摸摸看似普通的骨架,看了看商卫东,后者笑笑,低声说:“动起来就知道了。”

  “嗯,希望能成第四个备选吧”,江耀华这么说着,虽然话音极低,却逃不过夏鸣的感官。

  只是这样的寄望么?

  夏鸣觉得毫无压力,不过这么一来,前三家会有多大压力,就不是他的锅了。

  等所有动力装甲都露了面,还没动起来,在评审团的眼里,至少一半就已经出局了。

  连夏鸣都看得出来,重点不在于美丑,那些太轻的,一看就是根本还不理解动力装甲的概念,只是把动力外骨骼强化一下而已,甚至有两家单位的方案连脚座结构都没有,这连整体外骨骼的标准都够不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混进名单的。而那些太重的,整体设计就有问题,必须要各方面加强结构才能动起来。

  所有关节都使用液压的,肯定也不过关,反应太迟钝,可靠性太差。还有两个方案跟易立艳之前的医疗助力外骨骼一样,使用充气囊加辅助电机作助力,也不是军方会考虑的选择。

  当然方案里也不乏超前的设计,比如某家单位竟然使用正面关节方案(外骨骼的活动关节包裹着人体关节),而不是主流的侧面关节方案(外骨骼的活动关节与人体关节分离,并且外露在人体关节的侧面)。先不说驱动装置的设置难度,这种结构要求尺寸上人机完全适合,差一点就动不了,军方肯定无法接受给每一个士兵量身定制动力装甲。

  在更远的将来,这个思路可能会成主流,就像林澄设想的动力装甲等于战斗机器人一样。而现在么,夏鸣只能为他们这种太过超前的勇气默哀。

  按照评审团的意见,这些不靠谱的方案将先做运动演示,算是走个过场。于是在训练场里,就看到一幕幕不忍目睹的景象。

  接下来一批是稍微靠谱一些的方案,不过跟国际先进水平比,显然就差远了。不是运动太机械,就是还完全没有技术力量解决某一方面的缺陷,只是当作技术演示,希望能在最终的方案里参合一脚。

  比如某家单位的动力装甲,整体至少重上百公斤,完全没装电池,就是拖着电缆上阵的。运动起来还像模像样,虽然节奏和姿势让夏鸣想起了wow里的矮人石像。

  xgpa被安排在了这一批的最后,对一家新单位来说,也算是特殊待遇了。

  数百人就看着一个瘸腿老头,拄着拐杖来到一部机甲前,由士兵扶着套好机甲,不到三分钟,就迈出了第一步。

  “这是哪家的方案?”

  “穿戴时间这么快!?完全有实战价值了!”

  “是残疾人操作?有技术!有想法!”

  评审们低低地议论着,眼里都充满了惊异。

  这部xgpa大步如飞地前进,步伐间几乎感觉不到机械感,脚下扬起的尘土给人一种真的奔行于战场的错觉。

  然后人群响起一阵惊呼声,机甲在速度提升到快30公里时,猛然侧转,踏起大团尘土,朝侧面奔去,丝毫没有停顿,已经超越了人体运动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