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节 招人
p;第一个秀才。

  “学生王求,见过道台大人!”

  这三天后来应招的。

  “王兄快坐!”

  王求,这种名字后世的人看不上,但是杨潮却觉得,这绝对不是老百姓能取的名字。

  “王兄何籍?”

  杨潮非常客气,让人把王求请到客厅,分两边在方桌两侧坐下。

  “启禀大人,小民祖籍胶州。”

  没想到竟是个胶州人。

  “王兄因何在烟台?”

  “说来惭愧,与叔父经商到此。”

  这又是有一个鄙视经商的。

  杨潮感觉有点难度:“士农工商四民平等吗,那倭寇正是因此而兴!”

  王求眼中露出精光,站起来鞠了一躬:“皆言大人精通洋务,恳请大人一解心中之惑,我大清该如何才能强国?”

  杨潮愣了愣,这还是个爱国分子啊,杨潮也是老狐狸了,一眼就看出这小子还是没经过世事的热血青年,不过生在清末,这种人可是会很受煎熬的,他们会一次次求索国家强盛之道,一次次失败之后,最后走极端的都不少见。

  “强国啊?说难就难,说不难就不难。日本维新变法,不过三十余载,如今已俨然世界强国!我大清难道就不能够?”

  一句话说的王求眼睛更亮了,一副渴望之色。

  “王兄请坐,坐下说。”

  杨潮又让他坐下。

  接着这才道:“这强国之道,也不难。”

  “西洋霸国英吉利,兴海军,殖民扩张,开疆拓土,数百年未逢敌手,此国天时地利皆有因果,不足我过法也。”

  “西洋强国德意志,我朝嘉庆十一年被法国拿破仑帝欺凌,割让大半国土。此后君臣协力,励精图治,大兴工业,筹办大学。至同治三年败丹麦,同治五年败奥匈,同治九年败法国,雄霸欧陆,成世界一等一之强国。此国可足法?”

  “东方新兴之日本国,同治七年,尚不如我大清。明治倭酋当政,简拔能臣,效法西洋。行四策,曰文明开化,曰殖产兴业,曰富国强兵;后果国力大振,同治十三年侵我台湾疆土,明年欺我朝鲜番国,至光绪二十年,更是至我大清大败亏输!此国可足法?”

  王求也听过西洋故事,否则也不会来问杨潮,但是却没有听人整理过富国强兵的道理。

  杨潮此时说的笼统,只是举几个实例,但是他听了也很兴奋,因为看到了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国人就算缺乏开创精神,亦步亦趋学习别人,靠着强大的体量,也能让人寝食难安。

  王求连忙又问:“敢问先生法一国何如?法两国又何如?”

  杨潮此时猛的站了起来:“法一国当强;法两国当霸!”

  一副霸气十足的模样,煞是惊了王求。王求后来说,就是那一刻,他决定跟杨潮干了。

  此后连续三天,王求都拉着杨潮,给他讲求富国强兵之策。杨潮把后世总结那一套拿出来,把王求唬的一愣一愣的。

  其实不就是管理现代化,生产工业化而已,没有什么稀奇的。论国家管理方式,中国人几千年来那一套确实落后了,但是还算完整,勉强能用,就算放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