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成大功历大险
差,尤其是喜欢强j妇女,又喜欢酗酒闹事,时不时还平白杀人。

  让人意外的是俄国人军纪不是最差的,德国人才是,入宅抢劫就是最先从德战区开始的,而且德国兵还放火焚烧军营周边的民房,沿街抓苦力,甚至闯入民宅强行拉夫。不论是士农工商,还是平民官宦,都被逼着去为他们无偿劳动。德界居民怨声载道,纷纷迁往美界或英界。

  这就是被后世中国人美化的德国人,中国人不知道的是,德皇威廉二世要求德国兵以匈奴人的行为来对待中国人,简单来说就是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比德国人军纪最差更令人意外的,则是军纪最好的竟然是日军,日军抢劫时间最短,三天时间一到,是第一个停止抢劫的,而他们也没有抢劫民宅,日本人的抢劫很有效率,他们第一时间就在他们早就渗透进北京的向导带领下,占领了北京的户部以及内库,仅仅户部的存银就有三百万两银子,清政府在北京各处的存银加起来,估计超过了六千万两,这些钱很大一部分都被早有预谋且组织严密的日军劫走了,这就是日军跟其他各国的不同,他们的劫掠是有组织有计划的。

  日军抢劫的东西全部要上交给他们的国库,抢劫结束后,日军说不抢,士兵就能做到,不像美国人也想要约束军纪,展现风度,但是做不到,只能派出大量宪兵检查,从这点上看,日本人的服从性确实超过西方人。

  而且日本人不但能第一个终止抢劫,竟然还在占领区向百姓发放粮食。

  当然这不是说日军有多么好,只是他们确实太想在列强面前表现了,他们很成功。

  成功到了很多别的占领区的百姓都打着日本国旗,宣称自家的产业是日本产业,希望能够得到保护。

  “国民素质愚钝!日本已经崛起!”

  面对百姓的愚昧,以及日本系统的国家形象工程,杨潮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早就已经走在了中国的前面,如果不奋起直追的话,或许真的只能等到新中国时期才能翻身了。

  就看袁世凯的了!

  杨潮希望袁世凯能说动李鸿章立刻就任大总统,然后成立新政府来跟洋人谈判。

  如果袁世凯说服不了李鸿章,杨潮希望袁世凯此时能够来到北京,北京城现在没有大人物坐镇,根本就无法跟洋人进行交涉。

  袁世凯此时也是着急的很。

  他突然收到了一封北京四译馆的电报,告知了他一个惊天的消息,说是慈禧光绪双双遇害,打电报过去询问,四译馆表示是一个德国人来发的电报。

  这让袁世凯有些摸不着头脑,德国人给他发这样一个电报什么意思,到底可信不可信,可是对方什么都没说,只说让袁世凯做好准备。

  袁世凯详细询问之后得知,是一个德国人,带着一个中国翻译去发电报的,说起中国翻译,袁世凯很容易就想到了修瓷瓶那件事,想到了杨潮,但是他不敢肯定。

  他甚至不敢肯定德国人说的事情是否属实,如果真的是两宫遇害,又是德国人给他发报的,难不成杀害两宫的是德国人不成?这也不是不可能,德国人一直声称要报复中国,这点上通过外交,袁世凯还是知道的。

  其实李鸿章集团一直没有放弃跟洋人交涉,在上海天津都有情报往来,这些东西袁世凯心里都清楚,洋人中,英国人是建议积极谈判,尽快结束中国事件,可是德国人一口咬定要惩罚了慈禧太后之后,在进行谈判。

  因此德国人杀了慈禧和光绪,袁世凯一点都不感到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