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节 电报
r />
  “嗨,威廉!”

  突然杨潮看到抱着一个花瓶聪明跑回来的德国兵威廉,忙叫了一声,他已经有主意了。

  威廉显然忙着发财呢,应了一声继续往军营跑,打算把东西放回去,接着出去捞一趟。

  “威廉,帮我个忙!”

  威廉摇了摇头:“杨先生,您看我现在实在是没空。”

  杨潮道:“你想不想发财?”

  威廉停下脚步:“我这不就正在发财吗?”

  杨潮道:“我是说发大财。你弄几个破花瓶能值几个钱?”

  威廉道:“怎么发?”

  这小子对挣钱十分感兴趣,他本就是为了钱来中国的。

  “给你一千马克,陪我走一趟!”

  威廉想都没想:“成交!”

  也许他抢到那些东西远超一千马克,但是威廉并不知道价钱,他手里的东西最后就以几个硬币卖了都不奇怪,一千马克在他眼里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心想上大学的马克,跟没读过书的华勇连士兵一样,都是文盲。

  四译馆。

  清政府专门接待外宾的地方。

  过去叫做四夷馆,专门接待蒙古、朝鲜等藩国来人的,跟什么理藩院,都是一个意思,国家强大的时候你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当你不行了,称呼洋人就不能说成夷人了。

  杨潮打听到四译馆里有一部电报机,而这里位于东交民巷,很幸运的逃过一劫。其实最好是去东营子胡同的总理衙门,哪里更名正言顺一些,只是哪里被英国人占了,杨潮是进不去的。

  “德国人要给袁世凯大人发报!”

  杨潮和蛮横的叫开了四译馆紧闭的大门,幸好这个清水衙门洋人还没有兴趣占,当然也跟东交民巷此时有各国的士兵和外交使馆,大家还需要顾忌一下形象,才不敢放手在这里也开抢。

  一个书生模样的官员唯唯诺诺。

  “怎么?不给发!”

  杨潮怒喝道,威廉在一旁摆着酷酷的姿态,他什么话都不用说,他也不是太会说,山东话会一两句,北京话完全不懂。

  “发发,快发!”

  官员立刻就命令发报员发报,这里的电报是为了方便外宾的,一年也用不了几回,因为西方人不会用,朝鲜等国这几年都不怎么来了。

  发完杨潮要求的电报后,无论是发报员还是官员,都惊呆了。

  因为电报的内容正是告诉袁世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遇害的消息。

  他们很震惊,甚至不敢相信,就是不知道袁世凯会不会相信。

  “他会的!”

  杨潮很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