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_59
�胤祥展示了一次他的铁口直断。
四十八年年初,康熙追查举荐胤禩为太子的倡首之人,而后大学士马齐被革职,其弟李荣保枷责。
四十八年三月初十,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石氏为太子妃;同日,封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为亲王,七阿哥为郡王,十阿哥、十四阿哥俱直封郡王,九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为贝子。隔日,康熙以复立太子昭告天下。
同年十月,康熙赐有爵诸皇子嘉号,三阿哥为和硕诚亲王,四阿哥为和硕雍亲王,五阿哥为和硕恒亲王,七阿哥为多罗淳郡王,十阿哥为多罗敦郡王,十四阿哥为多罗端郡王,皇九子、十二子、十三子俱为固山贝子。
五十一年春,太子胤礽的嫡子弘晰出世,当日,太子妃因难产,薨,胤礽将这个出世便没有了母亲的嫡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如果说,四十八年太子复立后,康熙与胤礽的关系还有些不冷不淡的话,那么这次太子妃的薨逝则成为了父子二人关系缓和乃至恢复往昔的转折点。
得知太子妃薨逝后,康熙亲赴毓庆宫安抚胤礽,父子两在屋内呆了许久,间或从屋内传出痛哭之声,而后康熙对胤礽的关爱更胜往昔。
胤祯不知道康熙和胤礽之间说了什么,但是如此相似的经历必然引起了康熙心中的共鸣,胤礽也必然借此机会对自己的皇父吐露心声,父子二人就此冰释前嫌也无可厚非。
有了相似的经历,那必定也有了共同的话题,只见父子二人越见亲近,加之胤礽被复立以后更是像变了一个人般,行为举止皆让人如沐春风,处理政务时亦兢兢业业,丝毫不倦怠。一内一外,胤礽用几年的时间再度稳固了他的太子之位。
胤礽忙着当太子,胤祯也未闲着,在康熙的运作之下,朝廷已经陆陆续续派了好几批学生去往英吉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这几年也如蚂蚁搬家一般用着同外国做茶叶丝绸瓷器等物的贸易所赚银两通过各种渠道买来了新式的火枪弹药。在这一连串的事情中,都有着胤祯的影子,且屡得康熙赞赏,俨然是大清最得宠的皇子,风头一时无两。
对此,胤祯倒没显得飘飘然,胤褆胤禩的教训让他懂得越高调死的越惨的道理,闷头做事才是正道。
胤礽与胤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调,又是引来朝臣的一阵夸赞。
这样忙忙碌碌中转眼就是九年过去,胤祯已经完全适应了作为一个古人的生活。
天气炎热,胤祯是一刻都不愿意在室外呆着,于是加快步伐走到了毓庆宫,当感受到屋内那冰盆子散发出来的丝丝凉气吹拂过来的时候,那凉爽的感觉让胤祯舒服的每个毛孔都张开了。
正坐在厅中看书的胤礽看着胤祯那舒服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怎么就热成这样?”
胤祯站了一会儿才让被热气烘的晕乎乎的脑袋清醒过来,看着身着太子夏季常服神态怡然的胤礽,胤祯挑挑眉道,“怎么就不能热成这样呢,太子爷自个儿去往外边儿走一圈便也知道为什么了。”
对于胤祯的牢骚,胤礽也全盘收下,亲自给他拧好了巾子递到胤祯手边,“好好好,咱们端郡王辛苦了,赶紧来擦擦汗,歇口气再吃两片瓜消消暑气。”
别看胤祯在外面是成熟稳重的端郡王,可是对着胤礽却还是带着些孩子气,“才两片瓜?没有酸梅汤?”
“有有有,您端郡王开口,什么没有?”胤礽好脾气地应道,挥挥手又让人去准备冰镇的酸梅汤了。
坐了一会儿收了汗,�
四十八年年初,康熙追查举荐胤禩为太子的倡首之人,而后大学士马齐被革职,其弟李荣保枷责。
四十八年三月初十,康熙复立胤礽为太子,石氏为太子妃;同日,封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为亲王,七阿哥为郡王,十阿哥、十四阿哥俱直封郡王,九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为贝子。隔日,康熙以复立太子昭告天下。
同年十月,康熙赐有爵诸皇子嘉号,三阿哥为和硕诚亲王,四阿哥为和硕雍亲王,五阿哥为和硕恒亲王,七阿哥为多罗淳郡王,十阿哥为多罗敦郡王,十四阿哥为多罗端郡王,皇九子、十二子、十三子俱为固山贝子。
五十一年春,太子胤礽的嫡子弘晰出世,当日,太子妃因难产,薨,胤礽将这个出世便没有了母亲的嫡子带在身边亲自抚养。
如果说,四十八年太子复立后,康熙与胤礽的关系还有些不冷不淡的话,那么这次太子妃的薨逝则成为了父子二人关系缓和乃至恢复往昔的转折点。
得知太子妃薨逝后,康熙亲赴毓庆宫安抚胤礽,父子两在屋内呆了许久,间或从屋内传出痛哭之声,而后康熙对胤礽的关爱更胜往昔。
胤祯不知道康熙和胤礽之间说了什么,但是如此相似的经历必然引起了康熙心中的共鸣,胤礽也必然借此机会对自己的皇父吐露心声,父子二人就此冰释前嫌也无可厚非。
有了相似的经历,那必定也有了共同的话题,只见父子二人越见亲近,加之胤礽被复立以后更是像变了一个人般,行为举止皆让人如沐春风,处理政务时亦兢兢业业,丝毫不倦怠。一内一外,胤礽用几年的时间再度稳固了他的太子之位。
胤礽忙着当太子,胤祯也未闲着,在康熙的运作之下,朝廷已经陆陆续续派了好几批学生去往英吉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这几年也如蚂蚁搬家一般用着同外国做茶叶丝绸瓷器等物的贸易所赚银两通过各种渠道买来了新式的火枪弹药。在这一连串的事情中,都有着胤祯的影子,且屡得康熙赞赏,俨然是大清最得宠的皇子,风头一时无两。
对此,胤祯倒没显得飘飘然,胤褆胤禩的教训让他懂得越高调死的越惨的道理,闷头做事才是正道。
胤礽与胤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低调,又是引来朝臣的一阵夸赞。
这样忙忙碌碌中转眼就是九年过去,胤祯已经完全适应了作为一个古人的生活。
天气炎热,胤祯是一刻都不愿意在室外呆着,于是加快步伐走到了毓庆宫,当感受到屋内那冰盆子散发出来的丝丝凉气吹拂过来的时候,那凉爽的感觉让胤祯舒服的每个毛孔都张开了。
正坐在厅中看书的胤礽看着胤祯那舒服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怎么就热成这样?”
胤祯站了一会儿才让被热气烘的晕乎乎的脑袋清醒过来,看着身着太子夏季常服神态怡然的胤礽,胤祯挑挑眉道,“怎么就不能热成这样呢,太子爷自个儿去往外边儿走一圈便也知道为什么了。”
对于胤祯的牢骚,胤礽也全盘收下,亲自给他拧好了巾子递到胤祯手边,“好好好,咱们端郡王辛苦了,赶紧来擦擦汗,歇口气再吃两片瓜消消暑气。”
别看胤祯在外面是成熟稳重的端郡王,可是对着胤礽却还是带着些孩子气,“才两片瓜?没有酸梅汤?”
“有有有,您端郡王开口,什么没有?”胤礽好脾气地应道,挥挥手又让人去准备冰镇的酸梅汤了。
坐了一会儿收了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