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政令
�阂,绝非一蹴而就。

  他看向卢植和身边诸人,声音转肃:“自今日始,凡诸官吏,与民秋毫无犯,严禁草菅人命,严禁擅自加赋,严禁怠慢农事,严禁贪赃枉法,严禁玩忽职守,违者革职查办!”

  “是!”卢植、袁基、伍琼、周毖等人肃然应命。

  姬平又道:“凡诸将士,必严明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有七禁七杀:一禁杀戮无辜,违者,杀!二禁凌虐百姓,违者,杀!三禁抢掠财物,违者,杀!四禁逼淫妇女,违者,杀!五禁强买强卖,违者,杀!六禁滥毁农田,违者,杀!七禁纵贼伤民,违者,杀!”

  姬平一连申令七禁七杀,让跟随的关羽等诸将不禁肃然应命。

  尤其是徐晃、贾玑两人,他们所处的白波军和羌胡兵军纪最差,常有侵犯百姓、掳掠妇女的,甚至有不少将领为了激励士气,专有放纵士兵抢掠屠杀的,此时二人闻令,不由悚然,也感到了姬平的不同。

  而关羽、典韦、史阿等将都是出身平民,对姬平此令大是拥护。

  姬平又看向卢植:“卢君,尽快制定法令,另选派正直有识之士,进入军中,以法令教化士兵!”

  他这是效仿后世的政委,确保军队的思想到位,也能防范将领拥兵自重的问题。

  随即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教化者只记得一条,仁义施与百姓,而非敌人。”

  他从文献中看过,灵帝在时,有凉州刺史宋枭,认为找些读书人对着敌阵朗读《孝经》,便能感化敌人,令敌人束手归附,对此姬平实在无语。

  所以,他要安排到军中教化的文士,不能是腐儒,把他的士兵教化成傻乎乎的“仁兵”,那他就悲剧了。

  这时,卢植沉吟道:“儒者之士,多自矜身份,恐不易调入军中。”

  一旁的关羽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典韦等人也是面无表情,的确,那些出身名门的儒士,多半看不起他们这些粗鄙的军人。

  姬平冷笑一声:“他们不入也罢,我自有办法。”

  只要他印刷术一成,印制书册,开办官学,广纳寒门及平民子弟,自会培养出大批的自己人。

  到时候这些学子要结业做官。须要加个前提,到军中历练一年再说,到时候绝对不缺人才。这样的人反而要比那些儒士要好得多。

  一路前行,除了坞堡外。处处可见空居、荒田,还有不少新迁来的百姓,看向姬平一行,都在道旁行礼,颇是兴奋。

  他们虽然不认得姬平这个脱去面具的神武王,却有许多人认得卢植,还有关羽等将士的装束,正是神武王手下。尤其是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在民间已经渐渐传开。

  出了安邑县十多里,姬平正要命卢植回去,蓦然听到前面传来一片喧哗声和哭喊声。

  很快,打探消息的飞影回报,有本地豪强与迁徙的百姓对抗。

  卢植等人都是面色一肃,姬平面无表情,几人率着大军加快了步伐。

  一处堡坞前,聚拢了近千数百姓,堡坞上,有家兵持枪带棒。拉弓上弦,堡坞之下,已经有十多个百姓丧命尘埃。

  看到姬平大军前来。一面“中郎将关”字大斾高扬,围堡的百姓顿时纷纷迎了上来,哭喊着让关将军做主。

  与此同时,堡坞上响起了杂乱的鼓声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