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生命在于折腾
,陈大器也看到了曙光。

  现在谁让他放弃,他就跟谁急。

  “生命在于折腾。”

  白叶笑道:“对我来说安于现状,意味着不思进取。人不折腾往少年,等到老了,心气神没了,才归于安静。”

  “歪理……”

  陈大器咕嘟了句,感觉泥料可以了,就小心翼翼卷起来,再黏合到旁边一个泥壶身上,稍微捏拉了下,就形成了一个把手。

  “好了。”

  他自我感觉不错,然后定了定神,轻吸了一口气。这时候他抄起了竹刀,在泥壶的身上,慢慢地刻字。

  一个个蝇头小字,那是篆书,字体古朴、苍劲有力。

  好半晌,他刻完了字,又挪到另外一边,在对面的壶身上,以刀作笔,勾勒描绘。

  “啊!”

  冷不防,一个不留神,刀笔一划。

  陈大器惨叫,扔下了竹刀,换头哭嚎:“差一点,就差一点。”

  “……疯了!”

  白叶啧了一声,也没去搭理。

  因为他知道,陈大器不需要安慰,他会自我调整。

  疯魔了,也是好事。

  说明陈大器专注投入,沉浸在其中。一旦进入这种状态中,如果熬过去了,技术肯定迎来飞涨。

  所以白叶在作坊中,呆了一会儿,就无声无息退了出去。

  同时吩咐作坊的工人,没事别去打扰陈大器,反正他饿了、累了,有生理反应的时候,自然会自己走出来。

  至于他,则是找几个老师傅,聊一聊制壶的工艺。

  说实话,几个老师傅,单纯从工艺上来说,绝对是大匠级。之所以没成大师,就是由于缺乏了创造力。恰好这点他可以弥补,大家强强联合,堪称完美。

  事实上,在原时空,很多紫砂壶名家,本身是一介文人,不懂得制壶。但是架不住人家审美、设计能力超强呀,与制壶大匠互补,立刻做出许多流芳百世的名壶。

  这些都是现成的例子。

  白叶又不是真傻,既然敢弄作坊,肯定有全盘的考虑。

  不懂技术没事,脑子好使就行。

  刷刷刷……

  白叶在画本上,又画出几个新式壶型。

  毫无疑问,几个老师傅立即惊为天人,眼中充满了震叹之色。接下来,就是开始探讨,怎么造型、烧制啦。

  摸索、经验,反复试验,积累失败数据,然后改进……

  时间如流水。

  转眼之间就到了全国美术大展开幕的日子。

  这一天白叶难得离开了龚村,再次来到了苏州。

  林羡鱼来接的,开着小电驴。

  白叶坐在后面,望着两边川流不息的车流、行人,顿时有些惊讶:“咦,是我的错觉吗,感觉苏州比平时,多了不少人。”

  “不是错觉。”

  林羡鱼笑道:“最近两天,苏州多了很多外地人。特别是艺术馆周边的�